“李信!”裴徵一声怒呵,赵信连忙低下头:“函谷关为我大秦的最后一道要塞,其重要之处朕就不再重复了。今天已经耽搁了整天。现在,你立刻带上所有可用的城卫军前往驰援。朕赐你以虎符,圣旨,函谷关一线的秦军兵马全部归你节制。你还不速速启程?”
“臣领旨!”李信是在战场的死人堆里不知道爬出来过多少次的老将,该做什么决不含糊。
“慢!”裴徵喊住了继续道:“你将咸阳城城防虎符交给嬴悔六尉,由他率领御林军防守咸阳。最多十天,将朝廷布置好之后,朕亲率援军到函谷关!在此之前,你切记一定要凭借函谷关天险死守,不得出击!”
该吩咐的都吩咐完了吧?裴徵心里长长的舒了口气,坐到马车上和群臣一起回大郑宫。刚刚升任御林军督尉的嬴悔已经先一步回去控制局面了,给他的命令有些离谱:所有人员分开羁押,等候发落。
安排完朝廷的事情,一阵难以抵抗的疲惫踊上心头。靠在车厢上想打个盹,结果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一个狂乱。想想也是,先是被枪毙,然后稀里糊涂的成了秦三世,历史里秦三世究竟是谁都没个确切记载,当个皇帝还可能是个野种,郁闷g!都怪司马迁,怎么不写清楚秦二世究竟怎么来的?
变成嬴子婴后,又把中国历史上最nb的太监赵高做成了饺子馅,不过就是没有放盐,不知道煮出来是个啥味道。再然后救出了确定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金字塔结构的千古一相李斯,还让他给感动的一塌糊涂。和他相比,战国四大将之一的王翦,李广他亲爷爷裨将军李信都算小角色了。那前线如果按照自己的方略走,基本上酸是稳定住了,下一步咋办?
看来得好好的理顺理顺。
“陛下,内史大人说,赵高羁押下的各地奏章已经找到,请陛下前去批阅。”李斯在车外禀告。
“那就去吧。”裴徵心想,早就听说秦始皇他老人家一天要批阅两百石的奏章,已经不论本来算,而论重量了,一天啊!不知道自己要去批阅多少呢。估计得够自己批上个天昏地暗的:“去内史府!”
“陛下,奏章不在内史府。”刚站到李斯身边的内史和丞相的头上一起垂下了n条黑线:再农民也不会认为,奏折会放内史那里吧?那可是要满门抄斩,九族流放的谋反罪啊!
一行人在咸阳宫门口下车,在御林军的护卫下,进了正门,裴徵这才有心情第一次看看这坐宏伟的宫殿,大秦帝国的心脏:大郑宫的底座是高一百五十丈的夯土地基。面积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接近六层楼高的大殿正前方是九根黑色楠木柱。以纯黑色为基调的大殿在夜晚宫灯的映衬下,显得无比的深沉,无比的凝重!(汉朝萧何给刘邦修建的长乐宫就是这个标准)
大殿下是近百个阶梯之通殿门,皇帝的御道和群臣的函道分开,按照左武右文中御道的规矩分开(中国古代以左为尊,大秦以武立国,是以左武右文)。阶梯两侧是白色的玉石栏杆,御道下直通大郑宫正门,宽阔的通道足够八辆马车并驰!大郑宫的每侧都有八个仅次于主殿高度的角楼,隐约可以看到角楼上执勤的秦军士兵。
裴徵在李斯的带领下与丞相,太尉,内史,廷尉等位列三公九卿的几个重臣一起绕过主殿,向掖庭走去。
正走到半路,一间宫殿里突然传出一阵“嗯。。。嗯,。。。啊。。。。呀”的声音。几位大臣心中一惊,又是她!除了她以外,秦帝国还没有人敢在这里做传宗接代的事情!当然皇帝是例外。
&n
第七章 中国第一贱货的陨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