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赵高篡权,已三年有余,所积弊病并远非此几份奏章;而我大秦又风雨飘摇之际,此好比病入膏肓之人,只可以药石轻微疏导之,而不可以加以猛药。”裴徵一边说,一边亲手搀扶起年龄已高的御史大夫一边继续说:“朕此之前,有过许多思考,如何才能解决我大秦弊病。御史大夫你说,是处理眼前几份奏章重要呢,还是我大秦的万世江山重要呢?”
说着,裴徵有转向李斯道:“丞相,你的《谏逐客书》文采风流,见识长远,堪称千古文章,朕准备在大秦内成立由几位重要官员组成内阁,你为内阁首辅。凡政要之事,由内阁作出处理意见,交由朕做决断。这些奏章,除朕特许,否则都由内阁先行审阅,再将处理意见以朱笔写与奏章之后。你记住,奏章原本若有一字改动,立杀无赦!”
“臣尊旨!”
“太尉,”裴徵又转向那位老将道:“太尉先将军中兵械制造之所的人登记造册,再选顶尖能工巧匠选入咸阳,在咸阳建立一所最大的兵械所。他们的重点不在制作多少兵器,而在于发明多少新兵器!”
“臣尊旨!”
“御史大夫。”裴徵现在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布置家庭作业的老师:“我大秦自郡守以下,权威颇重,此次岭南太守赵佗将镇守到我大秦南部边疆的二十万雄师窃取叛乱,不仅不尊旨勤王,还割土自立,你御史台多有不到之处!御史者,君只明目也!你回去好好想想,如何明察秋毫!”
“老臣领旨请罪!”
“你们三人,明天早朝要把朕吩咐的事情想好了!眼前虽然是大乱,却不见得全是坏事,起码我们变法更礼更容易!”裴徵看了扫了他们一遍,转身向大殿里走去:“今天都回去吧。”
进了正殿,裴徵才想起来,自己根本不知道去哪里睡觉!
“咳!嗯,嬴悔”
“末将在!”
“今晚朕怎么睡觉啊?”
“陛下乃九五至尊的天子,陛下怎么睡觉臣不知道;反正臣是躺着睡觉的!”
“。。。。。。”
次日清晨,早朝时裴徵一反昔日“每日思睡昏昏”的状态,稳如山岳的坐在几案后,静静的听着“三公”对昨晚作业的解答。
“陛下,臣以为内阁的组建在此时颇和时宜,但绝不可长久。”作为帝制的奠基人,李斯是反对任何威胁到皇帝尊严的制度存在:“臣以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此三公应入内阁,九卿之中,唯有治栗内史和廷尉,此五人为内阁。臣统领内阁。”
“准奏,另,朕如御驾亲征,则丞相司职监国!”裴徵是绝对相信李斯的忠诚的。这个人爱慕虚荣却懂得进退,热中权势却又能保大节无失,让他监国绝对是不二人选。
“陛下,御史台本以辅佐丞相处理政务,订立律法之所,陛下让臣监管群臣,恐怕心里劲而力不足!”御史大夫本性中正耿直,皇帝的任命,他还御史台还真干不了。
&
第九章 大秦帝国的战时内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