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又称潼关。自古以来,为中华第一险关。其在先秦时期的地位,与汉朝时期的玉门关,明朝时期山海关的地位相同。除了函谷关前这条狭窄的通道外,两侧都是高耸入云的崇山峻岭,而过了函谷关,关内则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无险可守。其险要之处,从战国末期东方六国屡次以百万雄师叩关攻秦,均无功而返就可见一斑。
现在的函谷关外已混战成一片,大秦帝国可以稳守的土地,只有关内。外面的“六国之师”想攻破此关,彻底灭亡大秦王朝;而以裴徵为首的大秦则期待着凭借险关击破刘邦主力,一举扭转战局的颓势,进而剿灭叛逆,恢复大秦帝国的统一。
而此刻在中军遥望函谷关的刘邦,心里也百般不是滋味:本来郦食其这个老儒生就跟他说,可以用钱买下函谷关。当时听他说也在理,拿出四百斤黄金,五十戽珍珠去贿赂函谷关守将。对方就好像看到“肥羊”的婊子,连讨价还价都没有,就直接答应里应外合,献了函谷关。
可是前天中午,按照自己和他的约定,派军佯攻函谷关。迎接自己军队的,是一百多颗人头,其中就有那个收了自己贿赂的家伙!这下可好,不仅没卖下函谷关,还把自己好容易攒下来的“私房钱”冲给了大秦的国库。
当时张良献计,说秦军临阵换将,军心不稳,急攻可下。可自己这边刚开始列队,那边关隘的打开了,足足八千骑兵,冲到自己阵前跟打靶子似的射死数千近身作战的“轻兵”,关口上的秦军爆发出的呐喊叫好声,几里外都听的见。人家的军心一下子就稳定下来了。
后来陈平又献策说秦军刚胜了一阵,是“骄兵”,我们徉败后把秦军骑兵围歼,保证可以严重打击秦军士气,而后乘胜攻城,函谷关还不是手到擒来?
结果督尉陈平连续攻城,两天来没日没夜的打了三十次啊,结果除了在函谷关下堆起了几丈高的尸体外,毫无收获。而秦军则依仗高城险关,轻松防守。地球人都知道:秦军最恐怖就是他们的箭阵。这么居高临下,关前又是一片空地,之前秦军清理的连根草都没留下,这么多人攻城,就是在给关上的秦军送靶子,训练新兵转用!
虽然陈平率领的军队都是投降过来的,或者临时抓壮丁抓来的,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但十八万大军变成十五万不到,还是让刘邦感到深深的刺痛。久经沙场的他比谁都更明白:老兵是菜鸟变成的这一真理。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阵阵军鼓声传来,原本嘈杂的阵列渐渐的变的安静。而新兵和老兵的区别则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当所有老兵都进入出发阵列的时候,新兵还在伍长的呵斥下乱哄哄的找着自己的位置。
虽然刘邦起兵,但他深知用兵之要:秦军的阵型经过长期磨练,已经臻至完美。野战时前三排为弩兵,轮流放弩,遏制敌人的逼近。其后才是刀盾兵,长枪兵,戟兵。中间为战车,骑兵不算入兵列――与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军阵列几乎一致。
刘邦也是人,也会懈怠,几
第十二章 函谷关:第三十一次进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