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军的第三个作战集群投入战斗,换出另外两个先行进入战斗的方阵群后,战争的,哦不,此时应该成为屠杀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虽然死战不退,但面对周围如铁桶般包围,并不断向内压缩的秦军。楚军外围不断的缩小,不断的有士兵倒地,渐渐的,变成了一个以项羽为中心的小圈子,人数已经少的可怜。如果换成一部电影,那将是一部非常壮烈的电影,能够激起观众们的同情心。但这不是电影,这里也不是影院,战斗中的秦军,更根本不知道“怜悯”为何物。
这支在司马迁笔下被记述成为野蛮、疯狂的军队真的让裴徵理解到了“悍卒”的真正含义。他们在战斗中砍下被杀死敌人的脑袋,用头发系在腰上,或者干脆提在手里,腋下甚至还夹着俘虏的同时,还力挺兵刃,向前杀敌。而如果你想用野蛮来形容这支华夏族历史上作战最勇猛的军队,我会告诉你,你错了。他们不仅嗜血好杀,而且战术素养极高。当大队人马列阵时,阵稳如山、行如风;当陷阵之时,他们又能自发的和身边的战友形成各种小组,部队以伍为单位,配合流畅,攻守有度。这也是在长期战争之下形成的默契,这些配合在战争中的作用,远非裴徵所在时代,每天放空枪的花架子可以比拟的。
忽然,就在秦军几乎将所有还能站立的楚军士卒全部格杀的时候,中军竟然响起了就地严防的鼓声。奇怪,眼前的敌人就这么百多人,只需要持续进攻哪怕一盏茶的功夫,都可以彻底歼灭他们,可偏偏在这个停止进攻,为什么?
虽然心中怀有疑问,但秦军依旧以极高的速率完成了攻防转换。刀盾手立起盾墙,挺立在前;弩手以劲弩指向楚军;长枪手枪尖前指,森然气象。楚军中的士卒虽然也有想借秦军攻防转换的时候伺机突围,但无不被射杀当场,铅含量高达7的弩箭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化学武器,若不能及时取出箭头,就是金罗大仙也救不活中箭的人。
被困其中的楚军士卒一边奇怪的看着秦军异常的举动,一边自觉的向中间靠拢,像是要保护什么。一直站在高处的裴徵看的仔细,就在刚才的战斗中,项羽身中四箭,其中两箭分别命中左胸和腹部,这个名震中原两千年、自己一直都想收为己用,开辟疆土的猛将,西楚霸王已经是死多活少了。这仗,再打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大秦帝国皇帝陛下有令!叛贼听令!”嬴悔匹马只身穿过秦军的包围,来到两军中间,冷漠的看着浑身是血的楚军残兵大声道:“陛下仁慈,赦免尔等从贼之罪,尔等只须放下武器投降,服苦役四年后,即刻赐还平民身份!”
“那我们项上将军怎么办?”一个残缺一臂的楚军向前大声喝问道,仿佛被困的不是楚军,而是秦军似的。
“嬴悔,出来吧,朕不想再玩下去了。”裴徵与一众将军立马秦军之外,冷冷道:“大秦将士听令,处中间的两个女子和项羽太,其他人等,格杀勿论!”
“杀!”弩箭狂射之后,秦军轻兵跃出本阵,杀向楚军。虽然楚军依然在竭力反抗,却怎么能抗的住轻兵的近身攻击?纵然他们能用弩箭射杀其中一、二,但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秦军,不过是沧海中的一个浪花罢了。
短暂的搏杀后,秦三世的命令被忠实的执行了。不仅站着的人被杀,就连躺在地上无法行动的重伤员,秦军都逐个反复刺杀,直到放干每个敌人的最后一滴血为止。最后,涌上的秦军轻兵将两个美女和躺在地上不知死活的项羽围在了中间。
此战进行到这里,追随项羽的楚卒竟然无一人投降,除轻伤被俘外,尽数战死。
“竟然能让你跑出来,看来朕该回去砍了大郑宫的当值军官了!”裴徵策马来到三人前。姬美人俏脸含泪的
第四十七章 战之殇――葬礼进行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