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陛下所画地图上,此地尚且有大量森林,若我帝国可以迁徙百万之众,纵火开荒,一来蛮夷无处藏身,二来也可以就地供应军粮,不需要再从巴蜀地区千里迢迢运送过去,何乐而不为?”陈平和吴明忠一起在岭南打了两年的仗,吃够了密林作战的苦,有了这么好的建议,他不支持就怪了。不用开运河,不用把军队当伐木工使,现在他甚至觉得流民再多点才好。
“你以为朕派大军过去,就是为了那片鸟都不拉屎的地方?”裴徵有些不悦的打断道,指着地图上,中南半岛西面的孔雀王朝(今印度)道:“此国常备军就多达七十万,为我帝国心腹之患,若不剿灭,则后世子孙必为其所累。陈平,你回去告诉吴明忠,让他向南打到海之后就掉头向西,别耽误了朕的大事!”
“是!”陈平恭敬的回答道。其实连他都不知道,秦三世为什么重用他之后,还严密的防备着他?其实在裴徵心里,天下的事不少,可陈平不敢干的还真是不多。不防备他一手,这小子可真敢翻天。
“陛下,我大秦经过战乱,人口已经由两千两百多万降至不足一千七百万,要安置四百万流民,粮食在哪里?就算我们把全国可以用的所有粮草都集中起来,恐怕也是不够的。”老成的李斯思维远比眼前这些年轻的人才们缜密,计划是不错,可得有本钱实施啊。总不能把全国所有的军粮都用到安置流民上吧?如果那样做了,恐怕不要一个月,全国百姓就都被匈奴做成流民了!
“呵呵,这个,就要问我们的水师都尉了,你的种植寻找的如何了?”裴徵笑着转向黄鑫问道。此时裴徵的心里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奢望,他曾经很多次整理了自己的思路:目前大秦的粮食作物普遍产量不高,正常维持帝国开销还可以,但要应对突发事件和大规模的战乱,还是远远不够的。他迫切的需要寻找到红薯,马铃薯,玉米等一系列容易栽培且产量巨大的粮食,来让帝国的百姓们可以吃饱饭。可是这些东西里,竟然没有一个是亚洲地区原产的,他们的产地都在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陆上,而以帝国目前的航海水平,却根本无法满足水师跨越太平洋的能力,就更不要提能从遥远的美洲大陆带回来那些粮食品种了。
“陛下,臣所属于水师目前只能从陛下所画出来的大秦海岸线附近航行,根本无法抵达外海,所以也无法带回陛下所需要的种子,臣请陛下赐罪。”黄鑫想前跪下。周围的大臣,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哪个不是战功赫赫,又或者功勋卓著的人才?他这个刚上任一年多一点的水师都尉怎么去拿那些最大也只有十仗多长,全靠人力划浆为动力的小木船航行几万里?
“朕知道那些种子是你所无法拿到的,所以朕让象郡、桂林等地的太守县令们沿途勘察,哪里有什么可以食用的植物,尤其是香蕉等,朕就没指望靠你这几年里就找来新粮食品种来为帝国解忧。”裴徵好整以暇的拿起酒樽对黄鑫道:“朕当日器重你,看到的是你对于大海的天分。那朕让你督促建造的大帆船,进度如何呢?有了大帆船,朕才能为帝国取得更多的黄金,更多的奴隶,而你却在督促建
第十三章 内政无极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