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神鹰”进驻小王庄以后,王继才基本上就没怎么闲着,尽管没有人给他安排什么工作,但是王继才还是整天一有空就往训练的部队上跑。要么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要么就是在人家忙的时候跟着张罗。
陈际帆和钟鼎城来家里找他时,这位热心的王先生刚刚从民兵训练场上回来。正准备躺在安乐椅上休息一下。
两位营长被王福直接领到王继才跟前,把他惊得从安乐椅上站了起来。
“哎呀,两位长官今日怎么有空到寒舍来,王福,看茶!”王继才乐呵呵地迎了上来。
陈际帆没有和他客套,直接就进入主题。王继才闻听部队要在地方搞这样一个政权后没有立即表态。
“自古有军队就要有地盘,两位长官的心思老夫倒是能理解,只是如今小王庄去去弹丸之地,又处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这……”王继才索性捋起胡子不说话了。
误会了,这老头当自己是军阀了。陈际帆见他不开腔心中暗道要糟。
倒是钟鼎城见机快,忙道:“王老先生误会了,我们组织队伍是要消灭侵略的鬼子,不是为了占地盘。但是现在很多地方自从国军退走后,已经成了三不管的地带,一方面鬼子来了老百姓没有主心骨,另一方面各地盗贼横行,群众的生命财产得不到可靠保障。还有更重要的是,随着部队的发展,后勤压力越来越重,兵员与粮食都严重制约了部队的壮大,所以今天营长和我特来拜访王老先生,请王先生给拿个主意。”
“这个民主政权是谁说了算?”王继才半天憋出一句话。
“王先生真是见过世面的,一问就问到点子上。刚才老钟说了,建立政权不是为了满足哪一个人的私欲,而是想既能造福百姓又能兼顾部队,总而言之我们打仗是为了老百姓不受鬼子欺负,而建立政权则是为了更好的打击鬼子,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加好过。”陈际帆补充道。
“这个老夫懂得,贵军造福百姓的义举凡是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会永远记住的。我只想问的是,这个政权能否保护地主的利益?”王继才继续追问。
“只要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利益,民主政权都会保护。但是我们坚决制止那种以高利贷或是单方面提高地租等来盘剥农民的行为。”陈际帆其实对这些并不懂,靠着后世的一些边边角角勉强能说出几句。
钟鼎城干脆说道:“这样王先生,我们几个是军人,对这方面也不太懂,我们提出个大方向,请王先生斟酌。我们认为这个政权是真正属于人民的,他应该要代表绝大部分人的利益。要立法,一个各方面都能兼顾的法律,不管是谁,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惩处,队伍也不例外。”
“好吧,那老夫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想请王老先生出面牵头在部队所在的十几个村先搞起来,举个例子,先在各村建立新的村委会,成员由本村的各阶层产生,接着各村搞个规章上来,不合理的我们来修改。最后就是按照这个规章搞好村里的各项事务。诸如村民纠纷、治安、征粮、民兵等。各村搞好以后,再由各村推选一个总的机构来管理,你看怎样?”钟鼎城懂的似乎要多些。
王继才见两位营长说得诚恳,又是有备而来,想想后点头答应了。
从王继才家出来后,两人没有回营部,而是把吉普车开出来准备去李祥韬工作的村子,村子里小王庄只有十几里地,胡云峰带二连驻扎在那儿。
两位营长的到来让胡云峰很是高兴,他一面把两人迎进连部,一面倒水递上。
“两位营长大驾光临,有何指示啊?”胡云峰笑嘻嘻来了句。
钟鼎城说:“你小子刚自己出来单干几天怎么就变得油腔滑调的?你的部队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没有?”
胡云峰听到问工作,立即收起笑容认真回答:“困难暂时没有,只是我们连快成了管片民警了。”
“哦,有意思,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陈际帆一听来了劲。
胡云峰开始愁眉苦脸地讲,本来这里的群众开始对打鬼子并不是十分热心,部队来了之后,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还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村里的乡亲干点活。乡亲们逐渐把部队当做自己人。接着营部又派来学生帮助搞搞群众工作,这下效果更好了,现在二连不但兵员充足,而且民兵也报了不少名。
“好事啊”,陈际帆打断说,“怎么你还拉着个脸呢?”
“营长你们有所不知,开始形势一片大好,后来二连回到总部和小鬼子干仗,李祥韬他就留下来了,部队回来后我忙于部队的修整,没工夫管群众工作的事,谁知这小子弄出个事让我哭笑不得。”
“什么事?”钟鼎城问道。
“这小子犯纪律了?”陈际帆也问。
“没有,这小子组织了个农会,说是要广大农民都团结起来,为自己争取该得的利益,接下来就吵吵着要斗地主。”
“斗地主?”陈际帆心想还打拖拉机呢?这什么节骨眼上,还搞那一套。
钟鼎城乐了,“人才啊,老陈,你从武汉带来的这个学生真是个人才,年纪轻轻就深得百姓拥戴,这下我们搞政权有人了。”
“这小子的确是个人才,在武汉他只说了几句话我就感觉到了,当时我觉得他的周围有党员在影响,而且是个水平较高的党员,至于他本人入没入党不清楚。只是这样下去绝对不行。小胡,你是怎么处理的?”陈际帆问道。
“还能怎么处理?部队来村里,人家这些个地主也是给予大力支持的,总不能带人把人家给抄了吧。咱可是懂法的,城管干的事咱不干。”
陈际帆说:“你做得对,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地主和农民双方的矛盾一旦激化,咱们夹在中间就不好办了,大敌当前,团结是重中之重。这样,你把连里的事放放,跟我们去找李祥韬。”
陈际帆三个来的时候,李祥韬正伏在桌上奋笔疾书,他要把这段时间工作整理一下送给副营长看。不知怎么,营长对自己不大感冒,倒是副营长很赏识自己。
李祥韬一想到自己在这里能够施展才华越发心潮澎湃,以至于营长他们来了都没发觉。
“李祥韬同志,在忙什么呢?”钟鼎城尽量装成首长的语气问道。
“营长?副营长?连长?”李祥韬有些语无伦次,想必是对方的到来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坐,我们听说你干得不错,特地来看看。”陈际帆说完拉着大家找地方坐下了。
“你给营部的建议我们看了,成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想法很好,我们想当面听听你的想法。”陈际帆开门见山。
李祥韬口才很好,听到营长他们对自己的建议非常重视,心里很激动,于是就侃侃而谈:“组织政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国民党走后,这些地方成了无政府状态,一盘散沙,各自都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
第四十一章 民主政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