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鹰”的各个主力部队离开总部后,巢湖周边变得冷清许多。就连师部也是门可罗雀,师部的主要领导就只有陈际帆、高焕捷、李涛和邓方顺四个。
邓方顺现在的工作也变了,师部储存的武器弹药大部分都已发放下去,师长安排他到各个乡镇亲自抓粮食的筹集工作。
而剩下的李涛和高焕捷两人似乎不甘寂寞,两人在师部正在商量一件大事。
“李副官,”李涛现在的职务其实不是副官,但是师部里好多人都喜欢这么叫,“火急火燎的找我什么事?”
“高处长,我有一个想法憋在心里很久了,再不说恐怕连我自己都要憋疯了。”李涛故作夸张地叹气道。
“是吗?那说说看,咱俩年龄相仿,说不定我能给你参谋参谋。”
“高处长误会了,我说的是公事,这事事关重大,我想先找你商量再给师长汇报。”
听到是公事,高焕捷马上收起刚才打趣的笑容,面色凝重起来。他对李涛说:“出什么事了?”
“你看看,我说出什么事了吗?不要搞得这么紧张嘛,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的特工部门,就像军委会调查统计局那样的。”
“嗨,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不是已经有了吗,哥哥我就是负责这块的。”
李涛淡淡地笑笑,“不,高处长干的这个远远不是特工部门的活,真正意义上的特工部门,除了对外情报的收集外,还要承担很多工作,而且它的权力很大,经费很多,人员也要受过专门的训练。这么说吧,目前您的工作,仅仅限于电讯室里监听电台和师部的保卫工作,可这是远远不够的。”
“哦?那你能不能具体点。”
“大名鼎鼎的军统你知道吧,他在全国最少有两万多名受过严格训练的特工,共产党、日本人还有各个军阀那里都有人员潜伏,甚至在内部,他们也会严密监视各个核心部门的人和事,可以说,军统对抗战的贡献不比一线的将士少。”
这倒是第一次听说,高焕捷看见李涛非常严肃的样子,知道他并未说谎。只是他说的军统与自己过去知道的军统不太一样,那时自己只知道军统就是特务,专门对付共产党的,是电视上的反面角色,没想到还有这么大贡献。
高焕捷毕竟干了这么久的情报收集工作,马上明白了李涛所说这事的意义所在。他又继续问道:“李副官,依你之见,这个像军统的情报部门应该有哪些机构呢?”
“高处长现在的电讯处当然是其中一个,此外还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情报处,从事情报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还要有一个行动处,对汉奸、叛徒和打入我们内部的各方人员实施跟踪、抓捕、审讯、刺探甚至是暗杀等工作。”
“李副官,恕我直言,你说的这些的确很有必要,但是我必须向师长汇报,经过他同意才行,而且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权力极大,师长肯定要考虑人选问题,这样吧,等师长回来,我向他汇报,我想他会有兴趣亲自听你建议的。”
这件事这么大,高焕捷当然不好表什么态,因为他不知道师长对李涛信任到哪种程度,毕竟这位原来是孙立人的副官。
陈际帆这段时间成天都顶着烈日在巢湖边上训练他的水军。训练还算顺利,这里曾经被鬼子占领过,水军的小鬼子可是知道小鬼子的残忍的,只要能打鬼子,个个都很卖力,再加上本身身体素质不错,所以效果还很良好。
等他拖着略带疲惫的身躯回到师部时,胡云峰径直闯进房间向他汇报李涛说起的这件事。
“你怎么看?”陈际帆现在还没想好。
“今天李涛和我说起这件事后,我仔细考虑了很久,认为他说的有道理,我们的确很有必要成立一个类似军统的部门,现在我们就在鬼子的眼皮底下,虽说鬼子短期之内再对我们发起进攻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情报工作却显得更为重要。”高焕捷一句句地解释。
“但是我们已经成立情报部门了啊。”也许是太累,陈际帆的反应有点迟钝。
高焕捷从壶里倒了杯水递到陈际帆手上,然后坐在一旁道:“师长,两码事。你看哈,参谋长他们已经去重庆招揽人才了,可是这些人才中就没有其他势力掺杂进来?虽说我们不想和任何一方为敌,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军统、共产党、鬼子间谍等,哪个不想往我们这里钻?万一真有这些混进来的话,我们怎么办?靠谁去查?怎么查?还有,前段派出去的情报员基本没受过什么训练,他们获得的情报只能称为消息,根本无法接触到核心机密的情报。”
陈际帆见高焕捷越说越激动,赶紧把水推过去,“慢点慢点,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先喝口水。听你这么一说我们还真的有必要成立这样一个部门,就像过去的国安局那样的,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人啊,现在只要是能打枪的,都进部队了,上哪儿找那么多特工去?”
高焕捷颇有条理地向师长解释道:“这没办法,我们只能自己培养,而且要求绝对忠诚,天生条件好的,我们可以先成立一个秘密培训机构,专门培训我们自己的特工人员。第一期我建议从警卫营的战士里挑,他们当初进警卫营就是经过审核的,而且他们参加过战斗,心理素质过硬,军事素养也不错。”
高焕捷的话开始起作用了,陈际帆的眼睛渐渐开始放光,高焕捷说完后的几分钟,陈际帆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静静地望着外面。
过了好久,他才慢慢转过身来,很严肃地走到高焕捷面前:“这个部门是一个高度机密的部门,而且一旦成立,它的权力极大,我们需要一个没有权力欲的人来
第百十二章 特工学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