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际帆为新成立的特工学校的事情伤脑筋的时候,赵俊的特种侦察队不辱使命,终于在两个月后辗转回到巢湖,同他们一到前来的还有一百多个穿着比较时髦的中国人。
不用说,这些人一定是那些回国支援抗战的华侨了。
“赵俊,辛苦了,嗯?你带出去的人呢?还有几个怎么不见了?出什么事了?”陈际帆看见一脸疲惫的赵俊时关切地问。
赵俊把头仰得很高,脸上挂着两行热泪,“对不起头,这次一共牺牲了六个战士,他们是为了掩护大队撤退而牺牲的。”
陈际帆一阵心痛,侧身看着赵俊身旁的一个个战士,大部分都还带着伤,陈际帆能想象得到他们历经的种种危险,但是他们付出了巨大牺牲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您就是‘神鹰独立师的陈师长?我叫林旭文,是南洋华侨的代表,感谢贵军的战士,没有他们的牺牲我们不可能活着离开上海,南洋众多华侨同胞购买的物资早就丢失了,对这几位战士的牺牲我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我们知道‘神鹰独立师是一支能打鬼子的部队,所以我们决定将同胞们捐助的物资全部交给贵军,这是清单,所有物资都在后面,希望这些东西对贵军能有所帮助。”
陈际帆看着林旭文,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个子不太高,身体很敦实,古铜色的皮肤和短发更显示出他的干练。
“我代表‘神鹰全体战士感谢华侨同胞的盛情,我知道你们在南洋谋生不易,你们远涉千山万水来到祖国支援抗战,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陈际帆这话绝不是客套,穿越前他就知道印尼惨案,他不明白上级为什么会无动于衷,国内凡有什么大灾害,人家可都是踊跃捐款的。连祖国都不帮他们,这些华人华侨的日子可想而知。
“陈将军,我们只有一个要求,请陈将军答应。”林旭文很认真地说。
“请讲,”陈际帆心想只要不是违反原则的,一定要满足人家。
“这次和我一同前来的除了医生、护士、技工和教员等专业人士外,剩下的全部都是南洋华侨华人选出来的战士,我也是,我们想留下来学习军事,将来回去后组建自己的部队,在那边靠谁都是假的,手里有枪才是硬道理。”
“当然可以,但是打鬼子很残酷,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当然,我绝不会让大家做无谓的牺牲。你们要想清楚了!”
赵俊在一边好像不耐烦了,过来凑在陈际帆耳朵边说,“头,你就收下他们吧,这一路上他们的表现很勇敢,特别是这位林先生,身手很好,头脑灵活,处理事情果断,他们欠缺的是军事技能,稍加训练就是优秀的军人。”
陈际帆听完后心里有些高兴,能被赵俊夸成这样一般都不会差到哪去,两年后鬼子就要侵略东南亚,这些人回去后可以组织游击队和鬼子干。想到这里,陈际帆再无迟疑。
他对林旭文说:“这是我们的特种部队队长,他对你们赞赏有加啊,我代表‘神鹰欢迎你们的加入。你们将在这里学到最好的军事技能,现在林先生请你告诉我你的战士有多少人?”
“报告师长,我们一共有一百六十三人,医生十二人,护士十七人,教员六人,机械技师十四人,包括我在内有一百一十四个战士!”
“这样吧,你们先休息,明天我亲自给你们安排工作,我们这里条件不好,以后你们要吃苦了。”
林旭文等人到住处休息后,陈际帆专门让赵俊到师部来汇报这两个月的情况,当然,他把高焕捷和李涛两人都叫过来旁听。陈际帆必须了解这些华侨的背景,就像李涛说的,绝不能让别的什么势力混进来。
赵俊不知道师长的用意,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后说:“头,你还别说,这趟出去开了眼界,看起来不想战场上那么血腥,但是处处有危险,稍不留神便万劫不复,还是在战场上痛快。”
赵俊的话里没有任何可疑之处,这是高焕捷和李涛二人得出的结论,两人因为职责所在,对每一个细节听得都很仔细,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关于他们的安排,你们三位有什么好的建议?”陈际帆想听听下属的意见。
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赵俊,他跟华侨们打了少说一个多月的交道,最了解他们的情况。所以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赵俊身上。
“都看着我干什么?”赵俊挠挠头,“好吧,依我看,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欠缺的是军事技能。我建议把他们单独编成一个教导连,把他们当军官培养。反正人家就这么点人,不能拿人家当炮灰吧!”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陈际帆的口头禅又上来了,不过这次他得到答案的不和往常,因为李涛摇了头。
自从被师长委以重任后,这李涛像换了个人,胆子也开始大了起来,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不等陈际帆问他,他自己开口了。
“师长,高处长、赵队长,我认为没有必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既然是要当成军官培养,那他们就应该和基层的士兵们在一起,这样他们能够很快融入部队,另一方面他们的作战既能固然需要培养,但是真正的战斗力只能在战场上和鬼子的真刀真枪中锤炼出来。所以我认为应该把他们放在部队去,从最基层的士兵做起,只是让各团主官多关照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成长。”
李涛说完后,赵俊带着一脸的惊奇望着这位老相识,什么时候李副官也变得这么内行了?
“头,李副官说得确实有道理,可人家就这么点人,当士兵的话伤亡太大,对我们也许没什么,对人家华侨损失可就大了,得慎重啊。”
&nb
第百十三章 南洋华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