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晋阳终扫时疫阴霾[1/2页]
回眸一瞬已千年
一湖烟雨
距那日郭廷找出问题水井已过去八日,这一次,是真真正正地寻到了疫病的源头。
郡守大人命人封了那两口水井后,新增患病日益减少,五日后再无新增病患。
病患在疾医们的精心医治下病情日渐好转,亦无再复发的迹象。
晋阳县的也逐步回复了往常。
只是,那日蒙将军、郡守大人、县令大人带着一队人马前去察看县城西北侧那口水井时情形,成了当日在场之人抹不去的阴影。
那日他们一队人马在那口水井察看,竟在井中捞出一具面目全非,蛆虫满身高度腐坏的死尸。
那场面十分骇人!
想必晋阳县这一突发的疫病皆与这具来历不明的尸体有关。而这死尸所在的这口水井通过地下暗河将受污染的水源影响了下游另一口水井。
在疠所时,杂役们见疠所附近的水井干涸,便去了那口最近的小水井打水,结果使得疠所全员染病。
郭廷发现这一现象后,虽然封了此小水井,但生活在那附近的秦国百姓们为了解决日常饮水问题只好求远去它上游的一脉相连大水井处打水,从而使的疫病再度大规模爆发。
要不是郭廷发现及时,恐怕晋阳县的疫病还会再持续许久。
甚至如若处置不妥,百姓为了逃离时疫,患病的百姓流窜四处,污染更多的地方。此疫病还会蔓延开来。
……
县令查遍全县百姓户籍,并无失踪人口,出关入关的其他六国人士亦无可疑之人。这死尸究竟是何人?为何会出现在晋阳县的水井中?
县衙的令史轮番勘察校验检查尸身,对尸身的创伤部位,数量,方向,大小腐坏程度进行了仔细的验尸,推测大概的死亡时间,并提交了数份鉴定报告“爰书”,得出一个高度一致的论断,此人并非溺亡,而是害病而亡。
按尸身勘验结果来看,此尸身全身无致命创伤,而按腐烂程度来判,腹部腐烂最甚,此人生前应是染病而亡,而病灶恰恰就在他的腹部。
看来晋阳县的疫病因此尸体而起是没错了。
只是谁将带疫病的尸体投进这水井中?很明显这是有人蓄意而为也印证了绉夫子的卦象是为人祸。
投尸之人目的为何?
如此歹毒不顾无辜百姓性命,莫非是敌国乱秦之策?如若如此那又是哪国所为?
此案疑团重重,县令大人觉得此事非同小可,立即命邮人快马加鞭向咸阳那方上报此事。
与此同时,郡守大人下令全太原郡的清扫所有能够藏污纳垢的沟渠河道,去除陈年污秽之物,检查每口水井,路边死去的猫狗等动物尸身全部焚烧。并下令每年春秋两季定期检查清扫,以防再有类似情况出现。
见到秦国官员如此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郭廷不得不感叹秦国官吏行事的一丝不苟,事无巨细,且有远识。
疫病的好转,使的晋阳县也得到了解封。
来往途径晋阳县得车马人员亦开始通行。
一切恢复如初。
郭廷在晋阳县以贵宾礼遇,所需物品一应俱全且皆上品,县令还专门为其配一名为腾的小厮随行伺候,任由差遣。当然她哪能真让一男子常伴左右,万一让其看出点端倪来岂不是因小失大。
某一日,微风拂面,天气晴好,如这晋阳县一般一扫平日阴霾。
县令以及一众官员还是忙碌了疫病后的后续事宜,县衙里有些冷清。
小厮腾将郭廷吩咐的东西都备好。晒干的鱼鳔和一叠四方帛匹送至她的客房。她看看这备好的物品,赞许小厮办事得力。便派他去物色一匹上好的宝马来,以便日后上路快些赶路。
刚说出口,她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随记便兴匆匆又来到县衙的马厩。
果然蒙毅又在马厩刷马,看情形他是非常爱护追风这匹骏马,追风身上总是干净异常,无一丝异味。
“蒙毅将军!可还记得我?”郭廷见到蒙毅,傲娇一笑,颇为得意。
“记得。”
蒙毅斜眼睨了一眼,冷哼一声。
“那可还记得那日承诺?”
“那是自然。”
“那……这追风……”
她吊起眉眼侧首期待着蒙毅的回复,似有炫耀之意又生怕他反悔。
“追风不是一般的马,它是灵驹,你要好好待它……”
蒙毅拍拍马背,墨染似的黑眸中闪烁着不舍。
“这可是你说的哦!”
蒙毅点点头。
言毕,郭廷便脚一蹬一个翻身上了马背,干脆利落,甚是英姿飒爽。
第12章 晋阳终扫时疫阴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