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请放心。微臣在泾水工程一事上有诸多不明之处便时常去询问郑国本人。郑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不保留。
经微臣多日与他交流讨教。微臣与郑国同为水工出身,心心相惜,郑国此人一心治水,身为细作实在是身不由已。
微臣恳请大王再给郑国一次机会,微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郑国绝无反秦之心。”
李二郎一番慷慨激昂一番话,说得赢政不得不重新再考虑起来。
“李郡守言重了!”
泾水岸边,郭廷遇刺落水前,也曾对他提及泾水凿渠工程交由郑国定能完工,可造福八百里秦川之地。
郭廷说此话时也是如此笃定。
可惜那时她说罢,便中箭落水下落不明。
她回来后,千方百计要李斯留在秦国,鼓动赢政听李斯所写,废除逐客令。
坚定不移站在李斯那头。
她似乎是知道些什么!
这不禁又让他想起当初齐国的“谈天衍”邹衍,邹夫子返回齐国后送来的一封羊皮卷信。
信中内容匪夷所思。
邹衍夫子也因写下那羊皮信后便溘然离世。
留下一句天机不可泄露。
泄露天机,命不久矣。
这亦也是赢政三番五次接近郭廷以探此人虚实的缘由。
若邹衍所言非虚,他便定然要将她留在自己身侧,助成霸业。
赢政沉默良久道。
“李郡守操劳数月,实在辛苦,你的谏言寡人定会仔细斟酌,返躬内省。届时便会给个答复。李郡守这几日便在驿馆歇息吧。”
“微臣多谢大王体恤!”
李二郎深深一个长躬后便退下了。
赢政负手而立良久,思忖良久后突然开口。
“郭廷!你怎么看郑国此人?”
郭廷在一侧静默许久,她如今简直成了秦王的入幕之宾。
赢政只要一下朝便要郭廷出现在书房等候,秦王命人在他的书房又摆放一张案几供郭廷所用。
她现在整日像秦王伴读一样,时常在赢政的书房出没。
比赵高呆在秦王身边的时间还要多。
方才李二郎一番话,她没想到水工郑国至今还被关在牢里!
“当初在泾水大王不是已经决意让水工郑国继续主持凿渠一事了吗?大王为何……”
郭廷不解。
“因你中箭落水,寡人彻查了咸阳细作案,不便再启用郑国,方才李冰之子李二郎向寡人谏言由郑国主持凿渠工程!寡人想听听你的看法?”
水工郑国这个人,这种个性,让她联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她的父亲也是这么一个人,每天沉迷于自己的研究,不谙世事,不会阿谀奉承,不会处理与同事,领导关系。
导致在他工作单不受待见,做自己研究的时候得不到支持。
简直就是大脑一根筋的耿直理工男一枚。
“小人认为,水工郑国
第124章 郑国渠的由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