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三弟,这几天辛苦了!”三天之后,诸葛亮忙完分田的事宜,与白溪一起走在田野上,看着刚刚得到土地而就参与劳作的百姓,白溪心中十分开心与欣慰,对诸葛亮道。
“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孔明愿意做的!”诸葛亮看着城外,想着三个月之后,这片土地上便有了庄稼。
本来略显疲惫的自己,顿时又来了精神。
“三弟,我在想一件事情!”白溪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大学?”
“我说的大学,可不是你们学的大学,而是一个学校!”
“大学?学校?”诸葛亮好像是想到了什么,道:“大哥,我听说过学堂,大哥口中大学应该和学堂差不多吧?”
“孔明说的对,的确差不多!”白溪接着道:“但是有一点不一样,学堂只是单纯的学思想、典籍,但是大学里面就包含的多了!”
“这里面可以有文学,也就是把你们现在学堂的东西可以归于文学,但另外还有很多,像工学、医学、农学、武学、数学,不同的学科学习的内容的不一样,因地适宜,因材施教,对哪一类感兴趣都可以去学!”
‘”这样在未来不久就可以有很多人才出现,顺利的话,像提高田间劳作生产率的,帮助计算军中、城中各项日常花销的、军中治病救人的都会有大量的人才,到时候,很多事情就很轻松,那样我们便可以试着建一个系统,慢慢完善到成熟!”
听自家大哥说完,诸葛亮深吸一口气。
白溪只是这么一说,诸葛亮脑海中顿时又出来一个框架,他也相信,自己脑海中的这个框架,肯定没有白溪的这么大。
大哥到底是什么人,还有什么是不敢想的。
“可是大哥,有一个问题,这大学里面的费用,还有谁可以读?”诸葛亮有疑惑,便直接问道。
“这个嘛,简单!”白溪笑着道:“对于定居在舞阴与唐河的百姓,无论是谁,都可以来大学学习,学费全免,顺利毕业之后,可以免除其十年的赋税!”
“我想建造的这个大学,是面向全天下的,如果树除舞阴、唐河之外的人想进大学,也可以来,只需交一些日常的费用,毕业之后如果愿意留在舞阴,学费再全退!”
“我准备将大学分为四年,为学分制,具体的细节我还没想好,但是我知道这天下之中寒门太多,他们无处求学,无钱求学,所有对于天下之中的这些人,我会在大学里建立奖学金制度,穷苦子弟,每年都有奖学金,第一次来的,报销来时路上的一切费用!”
“孔明,这些内容太多,现在一时半会可说不完。”
白溪说的这些,实际上只是现代大学构造的一部分,像心理学、生物学等等这些类别,暂时不适用于这个时代,就没有提。
当然对于奖学金与学分制度,白溪准备大部分就效仿后世大学。
然后这时,白溪见诸葛亮没有答话,便看了过去,只见诸葛亮在擦拭着眼睛:“孔明,你这是?”
&n
第118章 准备建大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