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一章 鞑虏血(下)[1/2页]

大宋权相 吴老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九十一章鞑虏血(下)
      贾老贼亲自率领的宋军船队走得很慢,八月二十八日下午申时从郢州出发,直到八月二十九日清晨接近卯时的时候,船队才抵达龙尾州的外围——湍滩。这倒不是贾老贼学习范大将军的逃跑精神,走得慢是为了方便看情况不妙开溜,而是贾老贼根据斥候的哨探结果和上一次龙尾州之战当事人杨亮节、朱胜报告得知,蒙古军已经在龙尾州沿岸与河心岛上修筑了大量的炮台工事,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火炮精射威力,贾老贼才选择在清晨进入龙尾州,便于炮手寻找蒙古军那些露天炮台攻击。同时船队也可以借着刮了一夜的东南风缓缓行驶,保留水军士兵体力。
      卯时正,天色微明,从微白的东边天际来看,天空云彩很少,看来刘秉恕为贾老贼计算的天气变化十分正确,阴雨连绵多日的襄樊一带将在今日放情,宋军的庞大船队也全部渡过了水流较为遄急的湍滩,进入水流较缓的汉水开阔地带。贾老贼抓紧时间下令开饭,让宋军士兵吃饱后便于厮杀,饭菜端上旗舰后,贾老贼和文天祥、刘秉恕、王文统等一干人倒是放开腮帮子大嚼,吃得极香,上一次龙尾州之战的实际指挥者杨亮节却端着碗难以下咽,勉强吃一口也是味同嚼蜡。
      “亮节,怎么不吃饭?不吃饱了一会怎么杀鞑子?”贾老贼啃着一支鸡腿,含糊问道:“是不是故地重游,感觉有些紧张?”
      “是紧张。”杨亮节倒也坦诚,老实答道:“学生一想到上一次龙尾州大战,想到鞑子在龙尾州修筑那些密密麻麻的弩台炮台,还有想到上一次在龙尾州那些为国捐躯的大宋将士,学生就既紧张又惭愧,食而无味。”
      “不用那么内疚,上一次龙尾州惨败,责任不在你。”贾老贼用牙齿撕下一团鸡筋咀嚼,赞一声好味道,又说道:“上一次的龙尾州惨败,其关键原因是我军保留实力,可以破坏鞑子的大炮没有给你一门,手雷和箭雷配给也严重不足,士卒还大部分是即将淘汰的老弱士兵——光五十岁以上的士兵就占了一半,这样的军队要是不惨败,那才叫见鬼了。你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能领着接近万人的军队撤回郢州,表现已经让我很满意了。”
      “多谢恩师宽宏大度,可想到那些牺牲的弟兄,我还是很惭愧。”杨亮节低着头,还是有些心事。贾老贼笑道:“行了,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人要往前看。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就赶快吃饱肚子,一会到龙尾州多杀些鞑子,给以前牺牲的弟兄报仇。”
      “是啊,恩师不顾一些人的反对带着你再战龙尾州,就是给你机会将功赎罪,你要是不吃饱,杀的鞑子少了,岂不是更加愧对恩师?”师兄文天祥也站出来安慰杨亮节,态度甚是诚恳。好说歹说,杨亮节的心情才稍微好些,勉强吃了两碗糙米饭。文天祥又斜着眼向杨亮节问道:“师弟,今天的早饭是你安排,菜怎么这么好吃?好象不是军中大厨做的吧?”
      “不错,不是大伙房做的,是我的小厨房做的。”杨亮节回答得有些慌张。贾老贼放下已经喝光的鱼汤,舔着嘴唇说道:“你这么做就错了,我们要和士兵同甘共苦,不能搞特殊化寒了士卒之心。下不为例,以后不许这么做了。”
      “是,是。”杨亮节赶紧点头答应。文天祥却斜瞟着杨亮节,奸笑道:“你的小厨房厨师是谁?这菜我怎么好象吃过……?”不等文天祥问完,舱外忽然飞奔进来一名亲兵,向贾老贼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太师,我军先锋斥候船已到龙尾州水口,发现龙尾州鞑子守军已然全面戒备,我军斥候船遭遇袭击,退回五里侯命。”
      “斥候已经遭遇了啊。”贾老贼扔掉筷子,一抹嘴站起来,喝道:“全部上指挥台,鸣号,全军各就各位,准备战斗。”旗舰中的宋军众文武将官不敢怠慢,赶紧扔下碗筷跟贾老贼出舱,返回指挥台准备战斗。
      夏天夜短,此时天色已然更亮,东边天际已经能看到一缕阳光,贾老贼坐到旗舰指挥台前,打开行军地图问道:“我军前锋距离龙尾州水口还有多远?”长驻郢州熟悉龙尾州地形的王虎臣飞快答道:“回禀太师,只有不到八里了。”
      “很好,传令下去,全军暂停前进,队伍调整,伍隆起部炮船上前开路,旗舰与战船紧随其后,辎重船居中,车船拖后保护辎重。”贾老贼大声颁布命令,乘着船队调整的空隙,贾老贼又向刘秉恕身边的一个三十来岁的文官吩咐道:“若思先生,请你前往我军炮船船队,协助伍隆起将军指挥炮战,帮助我军炮手校正炮位,拜托了。”
      “太师放心,下官这就过去。”那文官向贾老贼一拱手,转身要走。刘秉恕却叫住他,“贤侄,我军炮船船队是全军先锋,也是敌人袭击的重点,十分危险,你要多多保重,千万不能让我辜负兄长之托。”贾老贼也补充道:“给伍隆起带句话,要他绝对保证若思先生的安全——要是若思先生在战场上掉了一根头发,他的脑袋就准备给本官当夜壶用了。”
      “多谢师叔关心,也多谢太师关爱,小生一定会保重自己。”那文官又向刘秉恕和贾老贼郑重行礼,这才匆匆乘小舟赶往炮船船队。见此情景,杨亮节有些惊讶,低声向文天祥问道:“履善兄,这人是谁?太师竟然对他如此尊重?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他?”
      “你当然没见过,他是去年才到我们大宋的北方汉人,是忽必烈头号智囊子聪的学生,我们恩师头号智囊秉恕先生的师侄。”文天祥低声答道:“恩师曾经对我和庭芝兄说过——他一个人,能抵一千门火炮!恩师花了几年时间都没请到他出山,去年忽必烈在他的家乡河北横征暴敛,强夺民粮进贡给阿里不哥,造成饿殍千里,恩师再派人去接他时,他才归顺我们大宋。他到两淮的时候,恩师让我和庭芝兄放下公务亲自去到临淮迎接于他,又直接把他送进了庙山大营,你肯定没机会见过他了。”
      “一个人抵一千门火炮?这么厉害?可能吗?”杨亮节有些不敢相信。文天祥一耸肩膀,低声答道:“这话是恩师说的,听恩师说,他是一个比忽必烈麾下那个数学天才纳速拉丁还要厉害的数学天才,还无比擅长制造科学仪器,咱们谁都比不了。”
      “那他叫什么名字?”杨亮节正要再问时,贾老贼却向他和文天祥喝道:“嘀咕什么呢?都给我过来参谋军机。”将杨亮节和文天祥叫到面前后,贾老贼指着地图上的龙尾州说道:“你们看地图,龙尾州中间有一个长宽都在千步以上的河心岛,岛上驻有鞑子军队,也修有大量弩台和炮台,计算距离,这岛上的弩炮和沿岸的弩炮配合,恰好覆盖了整个龙尾州水面,我们如果不拔掉这颗钉子,船队进入龙尾州水面后将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地带,不管在那个位置都有可能遭到鞑子打击。”
      “为了保护辎重船队的安全,我的意思是,以这个河心岛为突破口,先派出精锐部队把上面的鞑子都歼灭了,我军在龙尾州中才有立足之地,才可以以河心岛为基地,逐步摧毁鞑子的其他工事。”贾老贼接着说道:“只是不知道这个河心岛的具体地形如何,鞑子驻守兵力有多少,守将又是谁?”
      “上一次龙尾州之战,末将也曾派人攻占此岛,但没有成功。”杨亮节答道:“这个河心岛的地形比较高,岛上树木密集,难以观察鞑子具体兵力,岛屿四周或是天然形成,或是被鞑子人工挖掘,无法登陆,仅在西南面有一处浅滩可以上岸,但这个位置道路,易守难攻,我军怕是没那么容易攻上去。”
      “太师,根据我军抓到的鞑子汉军斥候交代。”王文统补充道:“这个河心岛的守将名叫郭侃,是史天泽的养子,曾经参加过蒙古西征波斯,被波斯人尊为‘天神大将,有勇有谋,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第九十一章 鞑虏血(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