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月的天空碧蓝无云,阳光晶莹剔透地洒在遍地金色的人间。
      偶尔有一片树叶,打着转飘落在地上,有风吹来,叶子旋转翻滚着,在街角的地上,聚了一堆的枯叶。
      突然行来一大队马匹,急促行驶的马蹄将枯叶踏得粉碎,有风刮过,碎叶片拂进观看人的眼中。
      有位中年男子用手揉了一把眼,看向高马上端坐的一位俊郎的中年将军,嘴里喃喃道:“守边军终于归来了。”
      他转身奔跑了起来,一直跑进高阳侯府,他大呼了起来:“老夫人,大夫人,二夫人,守边军归来了,二老爷回来了,二少爷回来了。”
      “守边军进城了吗?”老夫人惊喜万分,她起身走到门口,扶着门柱,翘首以盼那两个牵挂几年的人儿。
      大夫人捂嘴笑,“娘,还得有一些时辰,小叔先要进宫交兵符才能归来。”
      二夫人上前扶着老夫人,脸上带着笑,“娘,会有人前来通报,我们坐着等。”
      “等得着急。”老夫人坐立不安,安排,“叫厨子多做些他们喜欢吃的东西。”
      二夫人道:“娘,都安排了。”
      堂里欢声笑语,比过年还热闹。今天晚上,高阳侯府要办宴席,为王胜父亲接风洗尘。
      “我们府三年了才得以团圆。”老夫人笑得合不上嘴。
      随后,她又郁郁不快地念着,“家里还是差了元娘。”
      冯怡在堂里坐着,她在陪二娘子玩投壶。
      她手上拿着一支羽箭,转头笑着安慰老夫人,“王妃写信说她很好,也许来年就能回京,明年就能一家团圆了。”
      说完话,她转过头,右手一伸,将羽箭稳稳地投入了瓶内。
      楚王妃派人送了一车的东西回京,她给冯怡写信还提了,冯家四爷在学艺,暂不回京,她会像照看弟弟一样,照看好冯四郎,让冯怡放心。
      大夫人担忧道:“元娘说封地的风景好,当地人淳朴,那个穷乡僻壤、鸟不拉屎的地方,能有多好呀。”
      冯怡笑,“这话要是让大娃和小娃听见,可要伤心了。”
      大夫人忙说,“还好,他们去练剑了,不在此。”
      “哈哈。”大家笑了起来。
      不一会,管家跑来禀报,“有马车先将姨娘送回来了,还有礼物。”
      堂内的人都停下笑,转头看着二夫人,等她处理。
      二夫人笑盈盈道:“将清娘带进来,礼物也拿到堂里来。”
      “是,二夫人。”
      不一会,外面有人通报,“清姨娘来了。”
      “进来。”二夫人的道。
      一位二十多岁的妇人,风尘仆仆,头上梳着矮发髻,别着一支金发钗,着一件粉红色长褙子,一条桃红色百褶长裙,低着头从外走进堂内。
      她身后跟着一位婆子,和一位丫鬟。
      二夫人上前拉着她的手,笑道:“清娘辛苦你照顾了二老爷三年时间。”
      “二夫人,是妾应该的事。”清娘蹲下行了一礼。
      二夫人放开她的手,示意,“你先拜见老夫人。”
      清娘上前一一行礼,“妾给老夫人请安,拜见老夫人。”
      “大夫人,妾给你见礼了。”
      老夫人和大夫人冲她点头,“辛苦了。”
     &nbs

第232章 家有妾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