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殿。
董太后的寝宫。
“协儿,快过来。”
“皇祖母!”
董太后一脸慈祥看着眼前的儿童。
“协儿,论语背得怎如何了?”
“嘻嘻,协儿已经背完了!”
刘协从小由她抚养,犹如亲生的小儿子一般。
董太后哈哈一笑道:“哈哈,还是协儿天资聪颖,一岁学步,三岁写字。”
哪像那何氏,生了一个什么废物。
十几岁的人了,大字不识几个。。
这大汉要是落在他们母子手上,自己就成了罪人了。
“皇祖母!您有心事吗?”
“唉…你还小!不懂政…”
这时候,一位太监走了进来。
“太后!张常侍求见。”
董太后沉吟道:“宣他进殿!”
“是~”
太监又看了看刘协,示意道:“皇子,跟老奴出来一下。太后有事相商!咱们还是不要打扰为好。”
“皇祖母,孙儿告退!”
刘协拱手一礼道,言行端庄。
颇有一副文人雅士的气质。
“嗯~”
很快,张让就急忙走了进来。
“老奴拜见太后!”
“张常侍,快快请起…”
张让手拿着刚刚拟好的圣旨。
“太后您看!这是陛下要下诏的圣旨。”
“请过目!”
一般重要的时候,张让都会让董太后过目。
十常侍忠心于董太后这一边。
“哦,这青州真是战乱不断啊。”
董太后感慨万分,这青州又是黄巾,又是贼寇的。
“是的,太后!这皇甫嵩咱们可当初是得罪过他呢。”
“这一战不能让他速战速决,再战功。”
皇甫嵩身经百战,必定能一统青州。
如果立功!皇甫嵩可能再次调入洛阳。
何进又会拉拢一员老将!这对他们很不利害。
董太后疑惑道:“张常侍你说怎么做?”
“老奴以为要让那皇甫嵩力不从心!”
“陛下说送他一千金,以振军士?咱们可以克扣下来。”张让阴险的笑道。
“呵呵,什么一千金没有的事!”
“太后圣明!”
董太后意味声长的看了看张让。
“对了,圣旨是这样写的!”
“冀州灾荒,朕倍感心伤。可国库空虚!无力赈灾。”
“今有匪贼横行,占据青州治所。命皇甫嵩领兵两万,封左将军,需冀州牧韩馥,冀州刺史王芬借兵!”
董太后大致改了一下圣旨的内容。
一千金没了!
皇甫嵩接到这圣旨估计破口大骂。
无兵无粮,你还要我借兵打仗!
“太后,老奴这就重新拟旨!就让人送去冀州。”
“嗯…”
十天后。
青州,临淄城外。
此刻,正是一番农作的景象。
农民军在收割麦子,有些在犁地,有些在撒种子。
一片祥和,温馨的画面。
司马徽正处于超级小麦的收割现场。
“壮哉啊!此麦真是颗粒饱满!”
“老夫行走江湖,从未见过。”
陈君临微微一笑道:“先生,要不就三个月临淄全境都要种上此麦!”
“主公,这产量恐怕不低吧?”
“一般般,一亩三十石!”
“这…”
司马徽一脸的震惊,这也太惊人了吧。
一亩三十石,一般的小麦也就六石不到。
足足五倍之多啊!
陈君临见司马徽一脸的震惊,继续道:“对了,忘记说了这小麦一个月一收,而且月月有!”
“什么!”
这怎么可能,这种小麦已经违背了天地规则了吧?
司马徽不敢置信,如果这是真的。
那这天下何成不一统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难怪主公会是紫薇帝星。
传闻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如今主公种田犁地发家。
陈君临淡然道:“先生,以后还有你震惊的呢。”
“老夫期待啊,深入了解后,老夫才知道主公的恐怖!”
“先生过奖了…”
这时候,薛仁贵带着几名大将领走了过来。
“薛仁贵,拜见主公!!”
“拜见主公!”
陈君临哈哈大笑道:“哈哈,仁贵啊!最近挺忙的啊。”
“嗯,主公,听闻你回来了。末将特来勤见。”
这两天忙着收麦子,又训练新兵的。
“辛苦了!仁贵!”
司马徽仔细打量着薛仁贵,随后震惊道:“白虎星!你居然是白虎!”
薛仁贵疑惑道:“什么白虎星,老先生!我叫薛礼,字仁贵。不是什么白虎~”
陈君临开怀大笑,薛仁贵这个表情也太可爱了。
“主公,此人不得了啊。是一位天生帅才!”司马徽赞不绝口道。
 
第三十七章 这就是主公的地盘?水镜先生的震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