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就这样出发了。
一路上,他们还遇见了其他州府派出的乡兵。
大兵压境,各地都收到了京城发出的救援命令。
国家危亡之际,皇城一片惊慌。
然而驻扎在京城的亲卫军,却是巍然不动。
亲卫军是皇帝的亲兵,人数多达数十万。
皇帝却并没有派出一个亲兵,去支援苦苦坚守在燕州的将士。
亲卫军俨然成了皇帝赵勾维系国内统治的工具。
根本没想派出去。
即便派出去,这些常年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亲卫军,战斗力也让人堪忧。
自上而下的腐败,乾朝摇摇欲坠。
各地的乡兵数量有限,派出的军队也是象征性的。
到了边疆,再由京城派出的将领统一协调指挥。
于是,操着各种口音、穿着各种军服的乡兵,又会集合在一起。
简直是乌合之众。
徐子凡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他的心意已决,无论如何,军队决不能交给别人。
大军晓行夜宿,连续奔袭了五天。
腊月二十九日,年底。
巳时。
部队进入了燕州的地界,远远望见了驻扎在平川上的乡兵集结大营。
再有一日,便可以临近坚城燕州了。
燕州城伫立在燕山口。
城池左右都是高大的燕山。
敌人的大部队和辎重难以逾越。
只有小股部队可以翻过山岭,抄小路饶过燕州城。
但绕过燕州的轻骑兵,只能虚张声势,打打援,也无力进攻乾朝腹地。
乾朝军队素来忌惮靖军,各路乡兵遇敌即溃,这才让支援燕州的援军一直没有入城。
燕州已经被围了几个月,粮草严重不足。
燕州一破,靖军就会长驱直入。
皇帝又会在亲卫军的簇拥下逃跑。
大片领土又会丢失。
这就是现状。
……
漫天风雪中,一匹快马踏雪飞驰。
“吁——”
斥候翻身下马,站在了一辆插着“徐”字大旗的马车前。
“禀大人,前面二十里,便是北征军大营!”
坐在马车上的徐子凡,望着对面的萧白说道:
“萧团长,能不能不入大营,让部队直接开过去?”
萧白犹豫了一下,说道:
“大人,马上到年关了,部队连续行军,十分疲惫,不在大营歇一歇吗?”
“歇?也不能在大营歇,燕州城的将士还在忍饥挨饿。”
徐子凡也想休整一下,但他更担心的是,自己好不容易训练的新军被别人瞎整合。
“知道了,大人!”
萧白掀开帘子,跳了出去。
带着斥候纵马向前奔去。
部队重新起程,向着大营出发。
摇摇晃晃的车队,行到午时,便听见了震天的喊声。
徐子凡掀开马车的
第79章 先锋营,集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