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3章 吃素的曾莉和重口的于莉[2/2页]

华娱俗人传 馒头不想断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们老师直接就替我拒绝了。”杨灵越这时笑着说道。
  “嗯,你们老师了解你,不过不和你说一声,直接替你拒绝这个不好。”于莉说道。
  “无妨,老师知道怎么回事儿。”杨灵越笑道。
  上午杨灵越依旧鼓捣了鼓捣《银牌车手》的剧本,不过他已经帮宁昊改回了原名叫《疯狂的赛车》,没错,最初的名字就叫《疯狂的赛车》,制片方和编剧们都觉得这样合理,宁昊有点轴,不乐意。
  虽然是类型片,但宁昊还是不想被人说是狗尾续貂,只能说矫情。
   “浩兄,不能浪费前作的流量,可以预见的是,很多人会拿一堆垃圾蹭,你该正正名。
  从发行角度考量也是如此,这个本子明显更具优势,期待未来票房过亿,届时兄的话语权也会更上一层楼。”
  杨灵越直接在开头写了这么一句话。
  中午午饭时间。
  “于老师,我想了一下,再成立两个公司,一个投资公司,一个是我的个人工作室。”杨灵越如此说道。
  “好,投资公司的法人谁来?”于莉问道。
  “我。”杨灵越思忖了一下说道。
  “知道了,你之前吩咐抽调的资金就是为投资公司预备的吗?”于莉问道。
  “嗯,美国那边的资金也转到投资公司去,名字就叫拾遗吧。”杨灵越笑道。
  “不好,听着跟捡漏似的。”于莉噘了噘嘴。
  “哈哈,就是这样,毕竟还有轻而易举、匡正别人过失的解释嘛,就这个了。”杨灵越抚案而笑。
  其实,还有弥补缺憾的意思在。
  “影视公司的办公地址放在哪里?”于莉问道。
  “怀柔影视城附近找栋楼吧,采买的设备什么时候能到位?”杨灵越问道。
   “一个半月,时间充足。”于莉回道。
  设备就是拍片用到的设备,杨灵越不打算再租借学校的了,既然成立了影视公司,硬件方面就得准备了,第一批采买的就是给《最后一次赛跑》预备的。
  采购方来自三个国家、美、日、韩,不是不支持国产,是现在的国产压根儿拿不出手。
  采购的东西包括不限于摄像机(裸机)、照相机、摇臂、电影转接*、定焦镜头、轨道车、录音话筒、脚*、脚架、挑杆、调音台、监视*、灯光、遮光旗、*控支架、反光板。
  剪辑房、录音棚、调*间这些后期剪辑需要的,杨灵越暂时没准备。
  光采购第一批设备,就花了1300多万。
  这些设备不单单是自己要用,还有他看好的同学,要扶持培养自己的班底,是要真金白银的。
  那是一定的,贾科长和宁昊未来都是拿着真金白银的往出砸人。
  至于培养出来会不会有人单飞?
  这是一定的,但这事儿就不能奔着钱去。
  如果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赚钱,那只能说太小家子气了,影视剧能挣几毛钱,投资公司随便去中关村那边的创业咖啡厅找一些互联网的项目就挣了。
  功利一些讲,他要成为新生代的第一人。
  场面话讲:多给中国的未来培养几个合格的导演。

第163章 吃素的曾莉和重口的于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