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擂鼓!再冲!”
      罗汝才的声音里完全没有了感情似乎手下成十成百死去已经丝毫引不起他心灵的悸动一般。
      十多面大鼓出了震天响的催命声把一批批的农民军战士催促着赶上木梯感到城门口去经受血火的考验。与此同时南门也生着同样激烈的战事。
      李定国沸腾的血脉不足以泯灭他的理智他看不下去了。鼓声中城墙上的官军开始将一坛坛点着了的火油砸向木梯、攻城棰和人群空气中弥散着的是惨叫声和木材、皮肉的焦臭味道。
      “罗大王定国回营准备一番请务必保持对北门的压力。半个时辰半个时辰请撤回人马。”李定国在马上拱手说了几句后一声轻弛拔马北走。
      罗汝才看着他远去的身影不由得冷笑出声。这小子跟自己比冷血、比意志还差了一点也许今天这一番牺牲能换取他对罗营的好感那么求娶秦燕柔之事似乎就要通畅多了。秦燕柔一到手这个传说中孝顺的小家伙还不向着他的新姨爹吗?健伍营这支精锐之师会不会转投自己帐下呢?
      李定国快马奔驰到健伍营隐蔽集合的树林后面人还没下马就高声喊道:“方平叫梁彪来!”
      旁边的袁升高和钱文直一听就明白敢情床弩和火雷这两个新玩意儿要用在襄阳攻城战中了!
      床弩在汪师傅带着一班木匠折腾了半年时间后总算制造出两部来。那玩意儿要六个木匠师傅和七个士兵联合操纵才能以一次31支劲箭、一刻钟三次的度射。只是箭为特制的长重箭射程也达到了骇人的四百五十步如果是使用普通箭支的话则能达到五百步左右。只不过普通箭矢的准头和杀伤力大打了折扣而已。
      火雷则是梁彪在陪伴李定国趴床铺上养伤那段时间“突奇想”搞出来的东西。把山上坚硬的石头凿空后装进黑火药再在口子上装一个叫什么“药线引爆”的木塞子点着了可以用人力投掷。也可以用专门杠杆透支木架射。威力惊人不说还让健伍营辎重都司属下编制了一个百人地“掷雷兵”队。
      “小将军前面情况怎么样?兄弟们在这里听着心里急啊。”袁升高带着众将迎上来就问。前面杀声震天、鼓声动地可听着还是在原地倒是有一种力竭难支的意味在里面。沙场经验丰富的袁升高自然能够听出罗营的攻击并不顺利也按耐不住自己带着队伍上去的冲动。
      李定国一屁股坐在草地上蹦出两字“不好!”然后就用手在面前地地上划拉出一块来捡了粒石子开始画起地图来。他画地图就纯属小儿科立体地不说还详细、准确让人可以一目了然。
      “北城墙上最少有八百官军。白杆有五百左右其他都是火铳、弓弩手防御能力很强。罗大王连番攻击七次东山虎的人算是没了可城上官军伤亡却微乎其微。罗营很快就要支撑不住退下来咱们不忙动弹估计城上守军也是又累又饿。等他们心情松弛下来的时候再突然进攻配合火雷、床弩兴许能成。”
      “这个火雷能轰开城门吗?”袁升高有些疑惑了人家罗营出动了巨木攻城棰(几辆架子车前后连接起来将巨木一头削尖后捆扎在车上战时推动架子车用惯性去冲撞城门跟冲车差不多但要大型和丑陋一些)都没有奏效小小火雷能行吗?
      李定国突然提高了音量:“火雷不行就用攻城棰撞关键是压制城墙上的敌军!火雷这玩意儿守城厉害、攻城的效果却不大还得等到有了钢炮咱们就不怕他襄阳城有多高多厚。袁大哥你亲自带左右哨随时跟着何满水(董庆留屯厚接任前哨哨官)杀进城去扩大战果。杜一林把骑兵准备好除弓箭掩护前哨外随时突进去直攻镇抚司。陈长明、樊虎你二人带后哨佯攻小北门牵制敌军。梁彪带床弩、火雷队随时听侯我的命令。先生随我掌握本标有没有问题?”
      众人从李定国的语气中听出巨大地信心来一个个斩钉截铁地道:“没有!”连钱文直也被众人感染的满脸通红拳头紧握似乎他本人马上就要拎着那“长剑”上阵杀敌一般。
      “那先生请你亲自带人去迎接我四叔尽快做好准备。其他人各回本部宣谕今日之战法以牛角号三声为信大小北门同时动!”李定国见其他人没有意见遂边站起来边下达了正式的命令。
      北门外罗汝才无可奈何地看到坐地虎的人败下来城墙上的守军出一阵欢呼声而城下则是一堆堆的尸体守在燃烧着的长梯边一阵阵火油燃烧的黑烟随着被封轻拂着血迹斑斑的城墙。
      他不能再往那填不满的坑里塞人命了。现在他的鼻腔里不仅仅是血腥味、硝烟味还有强烈的酸楚的感觉。要是在没人的地方就算是信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他也会止不住心酸嚎啕大哭一场。可现在他不能表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懦弱来只能保持着威严带着掩饰不住的遗憾命令亲兵敲响了铜锣。
      精疲力竭浑身浴血的战士们默默地保持着警戒倒退他们眼中的襄阳北城墙俨然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那东西欠了罗营起义军的血债!一千五百名起义军倒在了宽不过两百步的北门城楼攻击正面上而幸存的人则连为兄弟收尸的机会也不曾拥有。这就是攻城战中失败的进攻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北门安静下来。南门却还保持着并不太热烈的攻城气氛直到晌午时分起义军才逐渐后退双方就互相遥望着喘息、回气。
      进攻者始终保持着主动权。而兵力不足的明总兵秦翼明也敢不去趁胜追杀。五千人对六万人这个差距足以让绝大多数的将领失去主动进攻的勇气。
     &nbs

133 瓮城血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