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37章 袁氏子孙的战争[1/2页]

女神的贴身高手 风中的阳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说◎网】,♂小÷说◎网】,
      单纯说一个“八十年前”,可能没多少人会在意。
      可是荆红命和胡灭唐不一样,他们是看过红一号文件的人。
      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
      那就是,八十年前,烈焰谷轩辕王告知岳擎天一段秘密,由此引来众人关注李南方的出现。
      现在,袁老道竟然也提到了同样的时间点。
      那么这两方面,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
      荆红命慢慢将目光抽回来,重新放在袁老道的身上,轻声问道:“袁珂道长,有一件事情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说自己早在八十年前就该死了?”
      “荆红局长,我刚刚说过了。
      袁家祖训当中明确提到,‘六十代后,无人可用,不可有后。
      袁家的第六十代子孙就是我。
      而祖训上记录的最后一个日期,就是八十年前,戊寅年、丁卯月、甲子日。
      那年我八岁,就该随父辈一起,死在这五行克制阵法之内。
      只是,我的父亲不忍让我和他们一起惨死,便想方设法保住了我一条命。
      可惜。
      命虽然保住了。
      我却在那个时候,也受到了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
      袁老道说着话,慢慢低头看向了自己的双腿中间。
      周围众人猛然一惊,似乎是已经猜想到了什么,他不会是——
      “袁珂道长,如果有什么不方便说的,您不用勉强。”
      荆红命轻声一句话。
      袁老道沉默片刻,再抬头时,却是带着淡淡的微笑:“谢谢荆红局长关心了。
      刚才就已经言明,大家坐在这里,都是为了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所以,也没什么不好说的。
      更重要的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才是最想告诉荆红局长的事情。”
      袁老道的情绪缓和。
      众人也是稍稍放心。
      荆红命点点头:“袁珂道长请讲,我们洗耳恭听。”
      随着荆红命的话音落下,焦点重回袁老道的身上。
      所有事情起因,全在袁天罡留下的袁家祖训。
      其中最后一个日期,是在八十年前。
      那时候的华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遭遇东洋岛国的侵略。
      1938年4月,东洋部队全面侵华的第二年。
      三十多万侵华东洋部队在华北沦陷区集结,由当时的统领土肥原率队,从东向西攻打华夏腹地。
      蒋系手下的20多万中、央军和东洋部队,在徐州交战一个多月,最终失败得一塌糊涂。
      华北沦陷,从此开始。
      眼看东洋部队就要侵入华夏腹地,蒋系孤注一掷,决定“以水代兵”。
      什么是以水代兵?
      就是在花园口开挖黄河堤坝,致使黄河决堤洪水泛滥。
      用洪水去阻挡东洋部队的侵略步伐。
      滔天洪水肆意横流,想象一下那样的场景,恐怕也不亚于上古时期的天河水从天而降了。
      黄河被人为决堤改道,形成大片黄泛区。
      近百万人或饿死,或淹死,简直比之前发生的南京大屠杀,还要惨绝人寰。
      百姓遭难,生灵涂炭。
      但是,这一招也确实延缓了东洋侵华的脚步。
      土肥愿的部队被洪水逼迫得不停后退,从河南境内一直撤退到鲁北东省地区。
      眼看战事不利,当时的东洋部队将领当中,就有一些专研中国古代历史的人,向土肥原建议以华制华,用华夏治水专家的办法,去治理华夏人制造出来的洪水。
      那位华夏通的东洋将领,名叫上岛协和。
      而上岛协和口中所说的华夏治水专家,其实就是禹王。
      上岛协和告诉土肥原,华夏禹王在几千年前治水成功,肯定留下了治水神器,只要把这治水神器从地下挖出来,便可以阻断洪水,使部队继续开启侵略步伐。
      谁也不知道那个上岛协和是怎么想的。
      但是这狗东西显然要比许多其他外国人,更加了解华夏的风土人情。
      否则,也不会想出来这么一个如同‘祭拜河神求风调雨顺、‘祭拜龙王求雨的怪招。
      偏偏土肥原还信了他的话。
      真的派出一支部队,在上岛协和的带领下,去到了大禹治水故里禹城,开挖治水神器。
      当时这座小县城总共才不过十几万人口。
      无论老幼妇孺,全都被东洋人抓起来四处挖坑。
      十几万人啊!
      被区区不过几千的东洋兵控制住,想想,那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
      当时,袁珂老道和他的父辈正巧就在那里。
      因为那一年就是祖训当中所标注的最后一个日期。
      他们早就提前来到青山和禹城交界的位置,守护五行克制大阵。
      随着袁老道的讲述,周围众人已经很难表达心中的震惊了。
      之前,只是单纯提到袁家祖训里,记录了一些日期,这还不足够让人感觉出来什么。
      但是当事实进行印证的时候。
      就不难发现,世界上还存在这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袁天罡——一个一千四百年前的古人。
      竟然早就算计到了,千年后,华夏、不确切的说是,禹王鼎埋藏地点有可能遭遇的一场劫难。
      这种事情,谁能解释?
      袁家的子孙,早早去了那里,又碰上了东洋部队。
   &nb

第2037章 袁氏子孙的战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