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8章 贝加尔之战(上)[1/2页]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裸奔在天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了保证第1、2集团军的进攻突然性,帝国统帅部可谓煞费苦心。总参谋部在三年前就开始派人勘测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地理地貌,并详细记录了东部城镇、哨所的分布,大到数万人的城市,小到数十人的村落都一一登记在案。利用这些资料,第1、2集团军确定了一条人烟稀少而且便于行军的路线,韩兴华和袁韬两个集团军司令还多次亲自深入哈萨克斯坦境实地考察。另外,三月中旬的时候,中队占领并封锁了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这一举动有两个目的:第一,在巴尔喀什湖北岸修建临时机场,保证突击部队后勤供给;第二,将这次战略穿插的从中哈边境向西北推进300公里,使得1、2集团军的行军距离缩短至不足800公里,行程也由预计的8天变成5天半。虽然占领巴尔喀什湖的行动引起了俄国一些军官的重视,但科尔尼洛夫固执的坚持这是佯攻,甚至还与亚洲战区参谋长德约科维奇生争执。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一个月里,中国西北方面军没有再前进一步,反而是东北方面军动了猛攻,这似乎更证明了科尔尼洛夫的推断,从而放松了西部战线的防御。
      尽管做了种种准备,但是两个集团军近40万人的动静不可能密不透风。早在他们出的第二天,已经有俄军现了这支部队的行踪,并上报给科尔尼洛夫。当时科尔尼洛夫依然不以为然,而且还跟德约科维奇再次爆激烈争吵。直到第四天,中队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活动消息不断传来,科尔尼洛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有两个原因让他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其一是中队向西突进时恰逢俄国临时政府改组,这位政治斗争经验比战争经验丰富的元帅,当时更关系的是新政府的权力分割;其次。以常规的行军速度衡量,中队即便有攻击阿克莫拉的决心,800公里地距离最起码也要跋涉半个月。然而,中国两个集团军用机械化作战的理念打破了常规。短短6天时间穿插700多公里。这种闪电般的速度让俄国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丢失了阿克莫拉和巴甫洛达尔,亚洲上百万俄军的后路直接受到威胁。
      两座城池地丢失让俄国统帅部大惊失色。立刻下令大乌拉尔军区的俄军南下收复失地,同时命令科尔尼洛夫从贝加尔地区抽调兵力加强巴尔瑙尔地区地防御。不过为时已晚,在阿克莫拉失陷的第二天,贝加尔地区的数十万中队开始动猛攻,准备死死缠住俄军不让其增援西部。4月的清晨,天空阴云密布、东北风微微吹起。在伊尔库茨克以南的斯尔约德杨卡地区,中国蒙古方面军与俄国守军已经对峙了一个多月。此刻从空中俯瞰,两道长达数十公里的壕沟摇相对峙,里面的士兵们影影绰绰。战壕之间到处是铁丝网和弹坑,仿佛将欧洲西线战场搬到了贝加尔湖畔。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作为进攻方的中队竟然没有动一次进攻,反倒是俄军依仗兵力上的优势进行了几次冲锋。其实这样地局面很好理解,中队希望更多的俄军集中到贝加尔地区;科尔尼洛夫则是新官上任,需要做出些成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付出了数万伤亡的代价后,俄军将战线向南推进3多公里,此后再也无法前进,不过科尔尼洛夫也满足了。毕竟自己取得了一些“战果”。于是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非常默契的对峙着。
      此刻天刚蒙蒙亮。在中国阵地最前沿的堑壕里,一队士兵已经吃罢早饭、整装待。不过这些人的军装与帝国正规军有些不同,他们是刚刚从朝鲜、日本两国调来地附属军。日本文化乃中国文化分支,而朝鲜文化更是师从中国,越南则连文字都是汉字。经过20多年的“汉化”教育。几个属国16至25岁地年轻人基本都是说着汉语、学着汉字长大的。在这次战争中,统帅部在几个属国也征召了部分士兵。名曰“自愿军”。另外,这些自愿军如果战死或服役满3年,他们的家庭即可得到一片土地,这个条件吸引了不少属国年轻人……
      “立正!”令官一声高呼,堑壕里所有士兵立刻起立列队。
      “稍息!”王凡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队列中间,他看看一个年轻士兵道:“叫什么名字?”
      士兵微微挺胸,用标准的汉语道:“朴正元,帝国朝鲜郡

第78章 贝加尔之战(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