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庄已经开起来了,本钱和订单都是沈老板出的,进货出货由沈掌柜管,青娘只管培训绣工和刺绣一些顶级精品。本来是想叫顾家绣庄的,顾大人觉得有些不妥,就干脆叫了沈家绣庄。就在沈家花园东头一片空地上搭了几间大屋,招了十来个巧手的姑娘小媳妇,大的不过二十多,小的才堪堪十来岁。本来是只想招那些穷人家的,谁知道人家一听是知县家奶奶亲身教授绣花技艺,就有那举人家的小姐,秀才的娘子,还有有钱人家的闺女,哭着喊着要跟来学。青娘本不想收的,这些人就转托家里父兄找顾知县说情,说是情愿出学费来学。却不过情面,青娘只好答应了。于是院子里就有了二十来个姑娘小媳妇了。
自从上次雪姐儿差点中了烟气,青娘便再也不肯让雪姐儿离开视线。每日里青娘会抱着雪姐儿过来,绣花的时候,何嫂就抱着雪姐儿坐在一边,一刻也不松手,其实也不大方便。
沈老板那里已经下了头一笔订单,主要是手帕,头帕,腰带,还有十条绣花连裙,青娘想着这头一炮一定要打响,对绣娘的手艺要求特别严格,那些有钱人家的姑娘是要给自己绣嫁妆,十来个学手艺挣钱养家的有五个已经绣得上手了,开始绣手帕,头帕和腰带了,其中又以春柳的手艺最好,剩下的还要再练练。那十条连裙,青娘不敢假手他人,一直自己在绣。今天她看春柳的腰带绣得很不错了,招手让春柳过来。“春柳,你过来,我看你昨天绣的这腰带还不错,这样吧,你今天开始跟我一起绣连裙,花样子在这,你今天就坐我旁边,有什么不清楚的就问我,我看看你哪里有问题。对了,没把握先别下手,千万不要搞坏了连裙料子。”
春柳忙不迭地答应。春柳如今在青娘手下做得正好,除可以在沈家花园吃个中饭,每日还有十来个钱的收入,差不多可以负担起一家的生活。她弟弟也进了蒙学馆读书认字,端端正正一个小学生。她爹娘再也不提要卖她的话了,实话说,如果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谁不疼自己的儿女呢。正忙着,小红进来了。“姑奶奶,宋家小公子要见您。”
青娘出来外间,何嫂抱着雪姐儿跟了出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穿深蓝长衫,红鞋净袜,身量瘦长,斯文秀气,却又活波灵动,原来是上次雪儿满月酒时见过的宋乡宦的小侄孙宋应星。“是宋小公子,快请坐。”
“师娘好。这是老师画好了图,让我找了个篾匠做的小推车。这可是咱奉新县手艺最好的篾匠,这边边角角的地方都磨得滑滑的,上了桐油,伤不了手的。老师知道师娘带小师妹辛苦,还要操持绣庄,特意费了好多功夫想出来的,还改了好几次才做出来的呢。师娘,让小师妹试试?”宋应星献宝似地推出一个小车子。
青娘和何嫂都上来看这小车。宋应星忙演示给她们看。竹片磨得光光的做了个平台,下面四个竹子弯成的小轮,当头竹
第十章 沈家绣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