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甘薯在奉新的试种非常成功。除了在华林书院购置的几十亩地里种上甘薯,沈沉也让沈掌柜在贵福庄子里种了几十亩,顾大人还说服刘九在自己几亩产量不高的山地里种了甘薯,村里人看知县大人的干亲也种这玩意,想是不会吃亏,便也有人跟着种,多的十几亩,少的一亩几分的。知县大人的老师徐先生亲自教导大家如何育苗,如何扦插,如何施肥,今年雨水有些少,种下的水稻收cd不大好,那原本产量不高的山田薄地,居然收了很多的甘薯。比起水稻和小麦,甘薯产量又高,肥啊水啊什么的要求也不高。今年虽然水稻年成不大好,好在在南方,甘薯一年四季几乎什么时候都可以种,成熟也快,那些原来没种甘薯的人家,也都赶紧补种了甘薯,都不用县里劝说了。甘薯可以生吃,可以蒸着吃;可以做菜吃,可以当饭吃,可以做零嘴吃;还可以洗出粉来晒干做粉皮吃。总之,这下老百姓可不怕饿肚子了。
顾大人和徐先生正商议着等再把如何储存甘薯和加工甘薯的方法做得更完善些就向皇上建议推广甘薯种植时,就听到了王象飞王姐夫被起复,做了广西柳州府同知,原因就是他向皇上上书请求普及甘薯种植,当然,这也与他那正做兵部侍郎的堂兄王象乾有关。
其实上次王姐夫被罢官也是因为王象乾在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中得罪了人,连累王姐夫被人下套坑了的。
这次户部下文,着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小部分试种甘薯,总结经验,待成功后方可较大规模种植。
顾大人和徐先生看着户部发下来的文,都有些懵。“你这个姐夫,可也真是,难怪他那一阵在这里问长问短,原来是想起复哦。可他竟只字不提奉新这里的情况,只说他在山东和四川试种,可有些贪天之功,不大厚道哦。”徐先生有些为顾大人抱不平。
“老师,其实我一开始对王大人也有些看法,好像是有些不择手段。过后再想,他也有他的难处,要谋起复,尽管有王侍郎的人情在,毕竟还是有功劳好些,这一个小功劳,再分来分去就没什么分量了。其实老师和我一起试种甘薯,还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吃饱,不要饿肚子。现在看来,我们还保守了一些,王姐夫走在我们前面,把我们的事都抢先做了。说真的,我都还感激他呢。再说,他毕竟是我姐夫,让他沾沾光,肥水也没流入外人田,我两个亲外甥也好过些啊。”
“汇海,你能这样看真是太好了。你这心胸可比老师宽广豁达啊。”
“老师过奖了。其实,我现在还真不想升官,我只想再用几年时间,让奉新百姓都能吃饱饭,穿好衣,让孩子们都能读书上进,百姓安居乐业,华林书院能培养出治病救人的男女医生,也可以试验新的良种。假
第十五章 王姐夫起复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