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的夏天也是热得出奇。顾大人让大奶奶、端姨娘带着几个小的又去贵福山庄避暑去了。因为事情太忙,顾大人竟是抽不出一点空去看她们。
在庄子里住着倒是惬意,只是大奶奶心里实在是挂念夫君。又怕他天气炎热中了暑,又怕他缺人照顾夜晚贪凉招了病。等天气稍微没那么火辣辣的热了,大奶奶又带着一家子回到县城了。
果然顾大人精神不大好,厌厌的,饭也吃不下。一问,原来是今年雨水太急,县里有几处山体滑坡,顾大人带着人过去查看抢险,连着几天没吃好睡好,太过辛苦,又被蚊子虫子咬了一身的包。再过两天,竟是发起热来。后来又怕冷,大热天的盖两床棉被还瑟瑟发抖。小苗姑娘也害怕起来,这是打摆子了,得请庞大夫过来看了。
庞大夫带着刘波过来,开了药吃了,还是不济事,有时候好,有时候坏,反反复复,倒是发作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重。
“汇海,你是怎么了?你可千万挺住啊。”大奶奶急得快疯了,整宿不敢睡。端姨娘不敢当人面哭,背地里眼都哭肿了。
“波哥哥,我爹会死么?”雪姐儿抱着枕头,害怕地看着刘波。
“不会的,不会的。有我师傅在,义父不会有事的。”刘波的眼也红红的。
“那娘和姨娘还哭得那样?”雪姐儿心里也着急,这是疟疾,特效药是金鸡纳霜,也就是奎宁,可这东西好像要到清朝的时候才传到中国来啊。还有一个药,倒是中国本土的,就是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可是,谁能告诉我青蒿素怎么提取啊?沈亦敏从来没有如此后悔过学了没一点用的美术,事到临头顶不了一点用。
管不了那么多,胡乱试试吧。老天保佑,一定要救我爹一命啊。“波哥哥,你们给爹开的药方里有没有青蒿?”
“有啊。师傅就是照祖师爷《本草纲目》里的方子配的药,煎服了却效果不大显著。”刘波的眉头紧锁。
“那还有没有什么古方里提到过用青蒿治疟疾?”仿佛记得屠呦呦就是在什么古书里看到什么受到启发,才想出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拼命回忆拼命想,却想不起个所以然,急死了。
照说雪姐儿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种话其实是很古怪的,一来刘波也是一个孩子,没见过多少事,二来他一心想着如何救义父的命,没空想那么多。“等我找找看。”刘波急忙冲进书房,在师傅带来的一大堆医书中翻找,希望看到有启发性的东西。这里有本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三“治寒热诸疟方”中的第二方就是“青蒿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绞取汁……绞取汁……我明白了。师傅,我们再试试这个法子。”没等雪姐儿反应过来,刘波已经冲了出去。
刘波端了一小碗绿汪汪的汁水过来,顾汇海已经烧得糊里糊涂,整个人都脱形了,牙关紧咬,药都差点喂不进去了。好不容易在两位奶奶的帮助下喂了半碗进去,还有半碗都流了出来。“奶奶、姨娘,你们去休息一下吧,我和小苗看着义父就可以了。吃了这药义父要能退些烧,就好办了。”
第二十六章 天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