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散了层层云团,让天空一碧如洗,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但是它,却从未曾吹净过世间的污秽。
纵然它可以吹破万丈阴云,可以凋敝万里河山,但它,永远也涤荡不清隐藏在人心中的种种欲念。
就像现在,它可以带走袁士平的思绪,却左右不了袁士平的意念。清爽的山风,让他紧张与混乱了一天的头脑无比清晰,清晰到他清楚地觉察到现在的自己是如此的陌生。
以前在寒窗苦读时,袁士平立志要金榜题名,辅助君王,成为一代名臣,成为受人爱重的正人君子。所以他一直按照君子的行为准则去规范他的行为,他也相信他会成为一位品行高洁的君子。
可当事到临头时,他才发现恪守那些准则是如此的艰难。在陈平川招揽他时,他沉默妥协了;在面对那些可怜的大凉百姓时,他射出了弦上的羽箭;在面对溃散的昔日同袍时,他也举起了手里的军刀!
所有的这些事,他相信真正的君子不会去做,因为真正的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坚定不渝地恪守他们的信念,不以他人的意志而改变。
但是,他却没有做到!他却因为他人的意志而改变了他的行为准则。他也没有料到,短短的十余天时间,他会变化得如此之快!
他在心中反复地问自己,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当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他会不会去做一个他心目中的君子?
可是,一次次的答案,都是不会!似乎,他早已经习惯了这一切;似乎,他这个书生偏偏就适合这种生活。
难道,其实自己本就是一个天性凉薄的人?难道,自己其实本就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袁清,在想什么?这样出神。”,张抗走过来坐下问,他的声音打断了袁士平的思绪。
“哦,没什么,只是在想,有些事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回过神来的袁士平淡淡地答道,依旧仰头望着遥远的天际,并不转头去看张抗。
“谁说的清呢。”张抗也望着天际发楞,过了一阵才轻叹口气,似乎在自言自语,又似乎另有所指,语气逐渐坚定凝重:“但有些事,当时必须去做。”
“当时必须去做,当时必须去做。”,袁士平喃喃自语两声,才忽地转头望向张抗,眼神也逐渐明亮起来,他笑道:“是啊,谁说的清呢。”
张抗也笑了笑:“走吧,曲长叫你回去,先商议一下以后的撤退路线。没有向导是个麻烦事。”
回到宿营的地方,曹涣招呼他们坐下来,才开口道:“我们距离鹰回关有三百余里路程,但是现在大道是肯定不能走了。所以只有从山中回到鹰回关,但现在我们没有熟悉这里地理环境的向导。这片山脉是鹰回山脉的支脉,虽然连接着鹰回关,但全是深山密林,进入后很容易迷失方向。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抗想了想才说:“直线三百余里的路程,就算在山林中迷失方向,但也还是能够找到出路的。就是难免会多花些时间。”
第五十五章 归途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