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一节 授课[1/2页]

呼啸的枪刺 叶扶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十一节授课
      安康的处理决定第二天就公布了。记大过处分,军区通报。其实,新兵逃跑很多部队都遇到过。不能说普遍,但绝不罕见。基本上都是处分,通报,教育。
      安康被处分的当天,叶扶苏和马野拿着一些新兵凑出来的几百元钱找到了他。安康怎么也不肯要这笔钱,最后还是马野掐着安康的脖子,将钱塞到他的衣服兜里,一脚将安康踹回了寝室。包钱的纸上,有十几个家在北京的战友家里的电话。叶扶苏告诉安康,这些战友已经通知了家里,无论任何事情,只要安康需要,可以随时帮忙。
      正月十四,安康得到通知,跟他相依为命18年的奶奶去世了。老人到底还是没有熬过这个春节。后事是几个战友家长和地区人武部来人帮忙料理的,安康没能回家奔丧。有的时候军队就是这样,纪律之下没有任何通融。好在安康奶奶走的很安详。当时去抓安康的副政委看到那个情况,没有跟老人说实情。只是说团里派安康回北京办事,要马上归队。知道这个情况的叶扶苏对马野说:“你说这他的部队到底是有没有人情呢?”
      自从叶扶苏和马野跟副连长在“批斗会”上冲突以后,一班的几个新兵一直小心谨慎地避免犯任何的错误,心里也一直提防着即将到来的“打击”。只是想象中的打击并没有如期而至。“批斗会”的第二天,一连也就安康逃跑的问题开了全连大会。会上,王其文老调重谈、含沙射影地指责起了杜为国。不知道是杜为国人缘太好,还是王其文人缘太次,一连上上下下合起伙来跟王其文抬杠。搞得会还没有结束,王其文就拂袖而去。没过多久,王其文就去了军区,几天后,独立团就收到了王其文需要在军区医院住院三个月治疗胃病的电话。刘爱国捏着电报重重地说了三个字:“随他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连的新兵有事没事的总是来一班转转。就连其它连的同年新兵也总是爱往这边跑。有什么话新兵们总是愿意跟叶扶苏或者马野叨唠叨唠。里羽说叶扶苏现在是“一等(兵)副政委,主持新兵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
      过了年,叶扶苏就开始拉着一班的兵们忙上了。翻译资料,整理文档,调试程序把几个人忙的不亦乐乎。叶扶苏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英语、战略战术、枪械知识、后勤保障再加上物理学、电子学、地理学、数学、汇编语言、c语言,凡是翻译资料和编程设计到的东西,统统的在叶扶苏的脑子里搅成了一锅粥。不知道有多少次,叶扶苏都苦着脸对身边的战友说:“你说我就为什么不能毕了业再当兵呀。这屁也没学会呢。”
      一边翻译(大部头的战略战术主要是里羽翻译,叶扶苏优先翻译电子和单兵装备),叶扶苏一边琢磨着搞些小的单兵装备。第一个获得成功的是单兵战术电台(其实就是对讲机)。叶扶苏拿出小的时候“炸猫”(详见第一章)的精神,自己攒了一对可以通讯5-8公里的“对讲机”(还是有些改动)。装在张晨用锤子敲出来的铁壳子里,空间用海绵填充,四周用玻璃胶涂的严严实实,最后又在外面加了一层壳子,喷上了绿漆。还别说,这玩意的抗震和防水的性能还真的不错。叶扶苏大受鼓舞,给一班每人整了一个。现在,一班所有的人,只要是在驻地范围内,都可以随时联络。当然,具体到保密性就免谈了。用马野的话讲,一班现在每人都别了个收音机(因为调试的时候,居然从中收到了广播)。接下来的东西就有点意思了。叶扶苏参照资料上的单兵报警装置搞成了几组有线警报器。原理有点像绊发雷,用细铜线连接。马野趁着叶扶苏不注意,从中偷了几组四处乱装。一时间叶扶苏的控制器上警报闪个不停,搞的还以为是出问题了呢。气的叶扶苏拉着张晨把马野好一顿暴锤。第十一节 授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