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上指明三车间的业绩落后于其他车间百分之二十。
这样一来,想要追上他们必定要占领更多的市场,让更多的供销社上三车间的货。
乔叔刚刚说的那些话,姜宁也听到一些。
乔叔点明现在十里八乡的供销社都有安县皮鞋厂生产的皮鞋,显然是皮鞋厂内部有人去各大供销社推销过。
既然厂里有三个车间的业绩要求,那么他们必定不是团结一致对外,而是处于竞争关系,共同瓜分这些供销社。
李叔所在的三车间正处于弱势地位,在安县附近的城镇里占不到好优势,这才导致他们的业绩变得那么差。
按照姜宁从前的作风,绝对会去那些供销社找领导,说服他们抛弃其他车间的货,转而接受自家的货。
但这个方法并不适合这个年代,且李叔也绝对不会同意做那样的事。
姜宁心里的主意只能换一换。
她想着既然这里的市场已经出现饱和的状态,那么李叔完全可以考虑安县以外的市场。
毕竟Z国地大物博,人口又多,每个城市的供销社数量数不胜数,根本不需要局限于安县这一亩三分地。
要是李叔能拿下其他地区的市场,三车间的业绩也能节节上升,到时李叔也不用愁会被领导批评的事。
她放下业绩报表,表情认真的看着办公室内的两个人。
“李叔,乔叔,我其实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要是说的不对你们也别笑话我。”
“我觉得你们完全不用局限于安县这一块地区,你们难道没有想过把皮鞋厂的皮鞋推销到其他城市吗?”
“刚刚我在门外听你们谈话的时候提到,现在安县附近的供销社已经都有我们厂里的皮鞋,你们再想把三车间的业绩做上去其实已经非常困难。”
“既然这样,你们就该直接放弃安县,派人专心打开外面的市场,让其他地区的供销社来买我们三车间的皮鞋。”
“要是真的能做成功,以后三车间的业绩便不用愁了。”
姜宁的话成功让李鹏飞和乔望祖愣神。
他们从未考虑过外面的市场。
这些年他们只专心于安县附近,每天绞尽脑汁在想怎么才能和那些供销社的领导打好关系,让他们选择三车间的货,根本无暇考虑那么多。
要是真的按照姜宁所说的放弃安县,派人去外地打通供货链,会不会相对来说竞争小些,到时三车间的业绩也能让厂长高兴些?
李鹏飞畅想着那一幕。
只是他又有些担心,他们毕竟没有出去过,根本不了解其他地区的供销社,也不认识那里的领导。
万一打不通市场无功而返,到时安县这边也没人对接,市场被其他两个车间全部占领,他们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李鹏飞有些犹豫不决。
乔望祖的胆子倒是比李鹏飞大,觉得这个办法说不定能行。
 
第90章 丫头,跟我们去海市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