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已是战火纷飞。
林晓晓和墨白到达直隶准备取道东上,原本的一日千里之行,被眼前发生的一切绊住了脚步。
祸起萧墙,外患犹在,内乱已起——司马瑾瑜反了。
林晓晓见到狼烟四起,想过奸臣祸乱朝纲、卖国求荣,想过民不聊生、流民揭竿而起,却没想到有着赤诚忠君之心的司马瑾瑜成了反贼。
司马瑾瑜自边疆起兵,沿途收集流民。如今起兵的二十万兵马已经壮大至百万雄师,甚至江南督军水师一脉都已向司马瑾瑜投诚,天下分裂之事已成定局。
“如今朝廷也消灭不了司马逆贼,而江南督军之所以跟着反贼举旗,也并非愿意在司马逆贼麾下。胡督军是想自立为王。”一个老学究对身旁的两个弟子分析道。
老学究名叫韩林,出生寒门,年轻时高中进士,后来因为官场倾轧,无奈之下借着丁忧之名离开官场,回到家乡开了间书院传道授业。
日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却也在家乡颇有盛名。他门下这些年有三个弟子进入二甲,其中一人还是二甲头名传胪,是仅次一甲头三名的殊荣。
即便遭遇官场不公,权臣欺压,韩林仍旧有一颗报国之心。他总是以“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之类的话来鼓励远在京城被谢丞相一党欺压的弟子。
身旁的弟子吴庸不解:“为何司马瑾瑜要反?司马家钟鸣鼎食也还想染指皇权?就不怕背上骂名吗?”
另一个弟子梁波叹了口气:“如今这世道真是君不君,臣不臣,人不人,鬼不鬼。”
“那司马瑾瑜一介武夫喊着清君侧,可是李南君呢?好歹也是今上朱笔亲批的探花郎,皇恩浩荡。居然也跟着司马反贼,檄文写得再好又如何,还不是乱臣贼子。”
韩林回忆起李南君的那篇檄文,不愧是大才之人,只是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旁边歇脚的一个汉子插了一嘴:“自古以来谁不想当天子,万人匍匐脚下。什么真龙天子,若是今上是真龙天子,那老天爷也是瞎了眼被猪油蒙了心。”
老学究摸了摸胡须,这粗鄙之言原本他是听不得的,听见必要呵斥。如今居然能接受了,真是时事造人。
同行的汉子也跟着道:“这些当官的打来打去,倒霉的还是咱们。若我说,司马瑾瑜好歹还是名家之后,总比那劳什子丞相强,我兄弟俩从山东道来,今年山东道的赋税竟是往年两倍。”
他喝了口水,继续道:“国库揭不开锅,要是天下都一样,咱没话说。可是江南道是那啥子丞相家乡,硬是免了三年赋税。而今年山东道本就干旱,还抓着人必须去修什么河堤,税钱又多了一倍,不逃出来咱兄弟现在早死在老家了。”
韩林好奇:“朝廷不知道山东道干旱吗?为何还要修河堤?”
汉子不忿:“朝廷怎会不知,山东道自古以来号称小粮仓,今年粮食颗粒无收,皇帝老儿直接就派了人来,咱们以为是朝廷来了救济,谁知来人就是把粮道官员
第188章 反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