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再战匪贼(二)[1/2页]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弓箭手出列!”
      随着鼓响的敲响, 蒋义渠一声令下,一百二十名长弓手和八十名短弓手跨出了队伍。向前出了四五米距离。整个队列的前方一字列开站好。各自疑神注目,看着向自己推进过来匪贼。
      现民团一共有二百名长弓手,和一百五十名短弓手,这次随军出战的有二百名,除了一个主力团的第七队是弓箭手队之外,其他都分散到别的小队。不过全军集体正式作战的时候,商毅也将各队的弓箭手都集起来,划归主力团第七队统一指挥调度,以形成集的优势力量。
      这时贼兵们以经推进到离民团的阵势只有一百多步的距离,不过基本都是分散开来,商毅乍一看,到还有些像后世的散线进攻。不过都是各自为战,毫无整体和局部团队而言,纯粹就是一盘散沙。
      “长弓手准备,拉弓。”
      虽然现民团以经开始了以鼓声作为发令的信号,但俱体的毎一小队程面上,还是要靠各小队的指挥者来口头发令。因此见冲前面的匪贼以经进入了一百步的距离内,主力团第七队的队长蒋义渠再度下令:“放箭。”
      一百二十名长弓手几乎是同时松开了手的弓弦,一百二十支羽箭脱离了弓弦之后,立刻一起向着匪贼的人马激射而去,带出一声声急促而尖锐的呼啸声。
      一百步也就是公制的一百五十多米,这个距离范围內,虽然是用山寨的苏格兰长弓,但一般的皮甲、棉甲和轻便的铁甲也很难挡住,何况匪贼们大多数身上都沒有盔甲,只有布衣。因此匪贼的阵,立刻响出了一连串的惨叫声,至少有三十名以上的匪贼箭倒地。就算一时不死,也起不来了。
      沂水县城的城楼上观战的曾化龙也不甴大吃了一惊,不仅仅是弓箭的射程,令他沒有想到民团里会有这么多的弓箭手。
      因为制弓本来也是一件费时费力又费钱的工作,而且原的军队并不是游牧民族,人人都是弓箭手,陪养一个合格的弓箭手也不容易,自然就舍不得让他们去冲锋陷阵,因此一支军队,弓箭手的比列过高,会影响全军的战斗力。
      一般来说一支军队里弓箭手的比例并不算多,大约为十比一,达到八比一以算是极高。这也是原军队总是打不过游牧民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游牧民族的人几乎个个都是合格的弓箭手,根本不需要什么训练。而这个一千五百人的民团,居然一下子就拿出了二百名弓箭手,也算是大手笔了。
      而这时城下,长弓手们以经不用蒋义渠再度发令,射完了第一支箭之后,立刻马上再从箭壶抽出第二支羽箭,搭弓弦上,再度拉弓,射箭。
      随着长弓手连继三四轮的发射,冲上来的匪贼们以经倒下了一大片,如果是村斗,对方遭到这样的打击,早就会转头就跑了。但匪贼到底是匪贼,既使是一盘散沙的匪贼,乜要比一盘散沙的农民强得多,因此依然还是有不少人顽强的向民团的方向推进过来,其还有一些人都开始小跑着向前冲了。
      蒋义渠又再次下令,命令短弓手们也加入了射箭的战团来,因此民团发射出的箭支密度一下子扩大了近一倍,也给匪贼们带来了大的伤害。有一些匪贼终于顶不住,开始向后退却。但大多数人还是再向前进。
      一直到有匪贼进入到三十步以内的距离时,民团的弓箭手们这才停止了放射,向队列后面退下去。而这时匪贼差不多以经减少了近三百人。而且向后退的人数也逐渐增多。但后排的匪贼还继续向前冲,双方互相冲挤,也引发了一些混乱。
      不过见对手的弓箭手终于收起了长弓,退到队列后面,一些正前冲的匪贼们也终于觉得松了一口气,看来根难的时候总算是熬过去了。但还沒等他们明白过来,只见面前一排如林一般密集的长枪,以经像一面墙一样,朝自己这一边推进过来。
      如果只是三五支长枪到也好办,但民团的一排长枪就是十支,而且面对敌人击过来的兵器根本不闪躲,全是一个动作:向前突刺。
      商毅训练长枪手时,就经常安排两排长枪手进行对战练习

第六十三章 再战匪贼(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