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拼力守城,只是其的一个方面,而且南阳的护城河,确实给华军的进攻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一是使突击和增派兵力的时间大大増加,二是原以为二多个木筏就足够了,但战斗开始之后才现,远远不足,虽然一次可以运送数人过河参战,但第二批渡河士兵必须等木筏回来,才能开始渡河,不仅浪费了不少的时间,而且造成了华军进攻的时机和进攻的兵力交换时,始终掌握不好分寸,不是早了就是晚了,总找不到佳点。
同时华军动地面进攻之后,华军的大部份火炮也都停止了轰击,还有开火的火炮,也都避开双方正激战的缺口,因此城墙上的清兵这时也终于能够缓过劲来,开始向城下的华军士兵开弓放箭,或是开枪射击。而华军因为受阻城垛口外,无法向城内扩展,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不过这种不利低情况下,华军依然表现得相当顽强,向各个缺口动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不少缺口处,双方都经过了反复的争夺,阵地几经易手,只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
但毕竟这时的各种条件都对华军不利,因此李定国也果然下令收兵。而第一天的战斗,华军付出了阵亡八三十七人的代价,而清军的阵亡是一千一三十二人。
当天晚上,华军也对白天的攻城战进行了总结,认为南阳的城防其实很普通,并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清军虽然也拼得很凶,但也不是不能战胜,而战斗沒有打好的关建原因就于由于有防城河的阻挡,爆破队爆破成功之后,突击队并没有能第一时间内赶到,短的时间内抢占缺口,为大队人马打通杀入城的道路;另外木筏的数量不足,分配也不合理,后援的部队不能形成连续性,就成了添油战术,一次加一点,无法给淸军造成大的压力;还有一点就是地面部队动进攻,暂时打不开局面的时候,后面对进攻部队的火力掩护不够。
针对第一天的进攻出现的这些问题,李定国做出一些调整:先连夜赶工,至少再扎一个木筏,保证每一面的进攻部队各有一五十个木筏,并且将木筏分成三批,轮流渡河;为了保证突击队的迅速跟进,突击队将和爆破队一起,为第一批渡河的兵力,而爆破成功之后,无论突击队是否取得突破,第二批进攻部队立刻开始渡河,增援突击队,随后就是第三批,周而复始,保证増加投入兵力的连续性;而地面进攻开始之后,所有狙击手全都护城河边就位,对城上的清兵进行精确打击,掩护进攻的部队。下一次的进攻,一定要攻下南阳。
这一边华军总结,而南阳城里,耿仲明还是惶惶不可终日,虽然今天清军守住了南阳城,而且战后耿仲明也马上兑现了自己承诺的奖励,拿到赏银的清兵也都欢庆不己,因此士气还保持得很不错。
但华军的这种爆破攻城战术,确实让耿仲明大为震惊,怪不得华军自从收复了南京之后,一直都攻无不克的,用这样的攻城战术,还有什么样的坚城能够抵挡得住华军的进攻。就是今天的战斗,有几次都差一点让华军攻进城里来了。
因此管清军终还是挡住了华军的进攻,但明天会怎么样,单靠赏钱的刺激,还能使淸军的士气维持多久,耿仲明心里可一点底都没有,事实上如果不是商毅的反正起义条件,不包括关外的汉人,耿仲明也许真得会考虑,向商毅投降的事情。但现想这些都沒有用了,只能盼着石廷柱那边快来援助自已。
但耿仲明还不知道,石廷柱其实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来救援南阳,这时他正向野动进攻。
自从华军攻克了邓州、野之后,石廷柱一面唐州驻守,一面密切的关注着华军的动态。华军向南阳动进攻之后,石廷柱立刻意识到自己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于是立刻带领三万人马,包括神兵营的全部人马,赶来攻取野,从华军的背后下手。
神兵营是由汉军八旗组成的清廷军,统领是李永芳的五子巴颜,虽然神兵营是支军人数少的一支,只有一万三千人,但仍然配有火枪八千支,火炮二二十余门,火枪火炮的数量
第四十二章 进攻南阳之战(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