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随机应变骗叛兵
阿迷洲位于昆明之南四百余里,砖城。
城墙高二丈五尺,四门有城楼,楼为三层,各高四丈,雄伟壮观。
石心儿晚饭后,连夜出发,挑选雄樱会的名马,带着胡威、燕青、一名丐帮弟子、一名雄樱会弟子,共五人,沿着绵延数百里的山脉,策马如飞,昼伏夜行,赶赴阿迷洲。
他们穿沟箐,越林茂,跨清泉。
两天之后午夜,他们到达了阿迷洲城郊。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和。
城门紧闭。
城楼插满火把,守兵全是刀出销,弓上弦,严防戒备,守卫森严。
守卫阿迷洲的是沙定洲的兄长沙定邦、儿子沙砾,悍将有杨志方、伍国雄、邓佑明、钱以庄、韦健飞、李铁路、尚亭、曲艺,精兵五万。
石心儿等人伏于红河岸边,观察城楼情况。
水声哗啦,惊涛骇浪。
岸边林密,水溅雾蒙。
“他们守卫这么严,估计白天也不会开城门。如何进去?”胡威见状,颇为担心不能进城。
“等夜深时再说吧,守兵总会犯困,找个机会,混进去,只要打开城门,让杨威、来金银率五百人马有机会进城,咱们就能抢其金银珠宝粮草,控制阿迷洲,让死守昆明的沙定洲惊慌失措,也好让罗兄陪朱玉去找大西四将军谈判有筹码。”石心儿道罢,便解开缠于腰间的破长袍,铺在草地上而睡。
胡威、燕青借着微弱火光,相视一眼,也只好席地而睡。只是岸边雾浓露寒,他们躺下,全身登时湿漉漉的。
那名丐帮弟子、雄樱会弟子,赶紧拔刀警戒。
“兄弟,你叫啥名字?哪里人?”石心儿躺了一会,便又翻身坐起来,问那名雄樱会弟子。
此弟子年纪不大,年约十六七岁,是云南本土人。
“回少主,属下叫阳澄,大理人氏。”那名弟子躬身答话。
“你会不会傣语?”石心儿又问。
“会!请问少主有何吩咐?”阳澄又躬身答话。
“那好,你骑马去阿迷洲城下,我藏于你马腹。至城下时,你用傣语喊话,自称是总府来人,沙王爷因被困在昆明,坚守城池,但是缺水。故派你来此,要求阿迷洲再派些兵马支援昆明,并送些干净的水去。如果沙家狗能开城门更好,不开的话,再谋良策。”石心儿刚才躺下,便是思索如何进城,此时闻得阳澄是大理人氏,又会傣语,登时喜出望外,当即授计。
“石少侠,小心点,老夫与燕掌门骑在马上,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接应你。”胡威别无他计,只能嘱咐石心儿小心些。
“燕兄弟,将钩绳系于我腰间,若是此计不行,我则挥钩绳锁吊桥上的铁索,飞至城墙下的拱门下。你们则静观其变。”石心儿点了点头,又招呼燕青过来。
燕青急急将早已准备好的钩绳,系于石心儿腰身间。阳澄牵马过来,飞身上马。
石心儿
第三百五十五章 随机应变骗叛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