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动漫基础知识一览[1/2页]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长江闲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动漫基础知识一览
      动画名词解释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系列和在ova版、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着(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所以,有人译为"director"也有人译为"assistantdirector"或"executivedirector"。(另外日文还有“出演”一词,通常是指“演员”,只有在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等才会看到,动画制作群里则无。)
      动画名词解释剧场版
      什么是剧场版(动画)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动漫词语
      初回特典指再日本有名的动画第一次放映时举行的典礼
      映像特典放映有名动画大片时举行的典礼
      予约缔切日预约期满
      无料免费
      登场动画人物出场
      收录指这部作品中所收录的东西
      大人气作非常非常受欢迎的动画作品
      通常版一般\普通的,非精装版的动画
      设定资料集指一些游戏动画等的设定资料集
      原案就是蓝本初稿
      作画监督类似导演,修改原画的人
      全员全体成员
      专用词语
      tv版动画:指电视台播出的动画连续剧。
      剧场版动画:在电影院放映的动画。
      ova:出售的制作成录影带出售的。
      声优:日本对配音演员的称呼。
      表纸:指得是封面。
      同人志:某些漫画人或爱好者自己出资运作的小团体,有其自己的内部流通的小杂志。
      资讯志:指介绍一切与动漫有关消系的杂志。
      动画总监:导演。
      赏:在日本当奖的意思。动画赏就指动画奖。
      圆笔尖:较小巧,可画出纤细的线条。
      g笔尖:许多漫画家爱用的笔尖,可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
      刮网刀:可用于网点纸的创做,能刮出许多种不同效果。
      人物设定:指在某部动画、游戏等中专司人物设计的。
      故事设定:写剧本的。
      周边产品:指一切和动漫有关的东西。
      ova历史
      我们会经常在动漫新闻中看到某某漫画被改制成了ova版的消息,比如《乱马》,比如《天使禁猎区》,再比如《jojo》。可ova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大概知道ova与“剧场版”等之类的词眼相关,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也是说不太清楚。
      实际上,ova(orlvide的全意是:原创动画录映带。
      第一套ova从1983年推出至今经已有16年的历史了,它在日本的动漫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种动漫消息中,我们都会看到有关它的资讯。
      一般能够作为ova的作品一定是在首次推出时是未曾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如果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作品再推出的录映带(或ldvcd)等等就不能称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带ldvcddvd媒体,并不是单单当作录映带。
      关于ova
      我们都知道ova是orlvide的缩写,也就是“原声动画影带”。如果说动画中的tv版和剧场版的说法是按照播送的渠道来划分的,而ova则是从发行渠道来划分的。
      据了解,如果要一睹ova的芳容,一般是租借,或是将它从橱窗里买回家来看。而ova的选材往往是应某个特定作品的爱好者的要求而出的,一般是将情节补完,以满足爱好者收藏的需要;或是做个实验期的制作,假如反响不错,就很有可能做成tv版动画,也有大批量制作的。较之前两个来说,ova在数量上明显的少多了(像《浪客剑心》这样牛气的动画,也不过只出了4张ova而已)。一般的ova并非广为人知,只有fans们才会对其津津乐道,颇有点“专业对口”的味道。
      ova的长度不受限制,比较自由,一部动画,长篇的在四十到五十分钟,短篇的二十到三十分钟。如果比较长的,会拆成tv版的形式来出,也有加上o和ed的,一集的长度在21到25的样子,这样做的考虑可能是希望日后能够在tv上播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tv版动画);即使现在是tv版的动画,将来也可能以ova的形式发售。如此一来,ova和tv版就很难区分,当然这不是很要紧的事。比如55cd的《银英》,实际上是ova,而我们都习惯把它叫成tv版。有些动画虽在tv上播出过,我们叫tv版,事实上,买的碟却是从它的ova版转过来的。
      而以上的情形,使得在ova这个领域里,动画精品层出不穷,内容三教九流,无奇不有,水平也是大起大落,参差不齐。一方面,ova对应的观众面较狭窄,制作起来面对的压力较小,时间较宽裕,使制作者能够充分的施展拳脚,采用新的拍摄技术,新的脚本构成,以寻求突破,同时,ova也成了磨练新人,挖掘新秀的好地方,有许多优秀的监督就是从ova出道的,一部精彩的ova常常是投入制作者极大的热情和创作欲望而制作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所以,专门研究动画的人,看ova是必修课;另一方面,ova的商业目的并非很明显,在制作经费、设备、人员上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一般不会出现在人气动画的系列中,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因此在众多ova中,虎头蛇尾的是常有的,无头无尾也没啥稀奇的;精良的ova可以和水准以上的剧场版叫板,而差劲的ova则可以和业余爱好者的成品相媲美。
      ova的历史
      19831986
      在ova刚刚诞生之时,没有谁为其作出详细的市场定位,故以往的制作公司对选择题材上只有大胆尝试,当然,碰钉子是经常发生的事了。当时,推出的作品由针对科幻特摄动画以至“18禁”作品(18岁以下禁止观看之成人动画),品种十分广泛。可是因为在当时,录映机还算是高价商品,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还是刚开始普及的阶段。再加上到租带店租两日一夜的话要1000日元,而ova的价钱亦非和现在般合理价钱能够买得到。所以跟随了当时录映带软件市场价格作为订标准。每集超过一万日元也是十分平常,绝对不是轻易买得起的东西,说实的可说是非常奢侈的产品。
      所以,ova的购买对象被认定为每月有一定收入的成年人,因此当时推出的动画或特摄录映带多数是为三十岁以上、喜欢怀旧的人士而设。而青年杂志刊登之漫画被动画化也是因此而起。当然,现如今的现实情况却是:动画迷的中心层是不富有的中学、大学生。
      初代的ova作品《dallos》诞生。制作的重心人物正是当时新锐导演押井守。这套作品以机械动作,及科幻崭新概念为故事元素。之后的《天使的卵》或《htq》等等众多ova作品都是由押井守亲自操刀。对于不满足tv动画创作框框及拥有独特导演触觉的创作者,ova和其他“眼见有限”的媒体比较,可是说是个华丽的舞台吧。
      另一方面要令ova普及下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实质令ova普及的作品,竟然是一套成人作品《crealeon》,这套作品突出的原因是成功将剧中人物推广成为一种形象(偶像)令她成为长期受欢迎的系列作品。一般人亦开始注意ova,期间有多数作品都是值得留意,例如有金田伊功的作品《birth》,与及集合电影版《超时空要塞》、《e23》(无限地带23)、《模型神童三四郎》及《不愧为猿飞》,创作人云集一堂炮制的《幻梦战记温达利亚》。而电视动画外传亦令人回味无穷,如有《魔法公主毛毛梦中的轮舞》等。另外被制作成ova系列的《装甲骑兵votos》亦得到极高评价。
      19871988
      而这时,ova开始被认为是另一种动画媒体商品,渐渐在动画迷间流行起来。有意思的是,一向以成年人市场为目标的制作商亦开始迎合远些新市场制作不同题材的作品,并且以8586年的作品成绩作为数据基础,渐渐提高了ova的质素。
      谈到这个时代的ova就不能不提86年的《bubblegucrisis》(吹波糖危机)。负责这套作品的是园田健一,他以日本受欢迎古装剧《必杀》作为参考,创作出以4位年轻女性为主角的科幻作品。这种作品非常迎合动画迷的喜好成为了卖座动画。而“好故事+美少女”这个组合亦成为卖座的保证。
      《a子计划》也是成功作品。此作受到当年电视作品《山下女福星》的影响。结合了美少女、活泼及带点胡闹的动作片,当然剧情也十分完整,令她成为能够不断推出续集的作品。这些令人目瞪口呆的动作场面及那些可爱女孩的画面,大部份由板野一郎负责。当年的板野先生经已是十分知名的制作人,当年起用名家制作ova是一件十分大的事情,当然相对现在ova制作,起用名家也是趋势所在。
      ova令人感到有无限大的可能性,在ova的领域中制作人可以大玩花样大做特做,对于一班经验未足之新秀动画师是一个磨炼舞台,对于创作人则是一处理想解放区。当年一些新动画师,如今已变成第一线的实力派大师。另外以机械人为主题,制作出千变万化的短简篇《robotcarnival》也是一套颇独特的作品。
      当时盛行的机械人动画包括有大张正己的《破邪大星》、北爪宏幸的《lericarorlegasia》、佐野浩敏担任技术监督的《超兽机神》(ova版)、庵野秀明监制的《wonerae!》、平野俊弘的《战斗吧!依煞1》、菊池通隆的《冥王计划》,一浪接一浪的机械人作品中还有令人难以忘怀的《机动警察》。
      还有的就是北久保弘之兼任造型设计及监督的《bck》。就连原作者士郎正宗也盛赞这套作品十分忠于原着风格。(其后士郎正宗的《d》及《苹果核战》亦以ova形式推出。)
      19

动漫基础知识一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