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帆船
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就驾着细长的、用帆作动力的船,往西北渡过480千米海面到达克里特岛。到公元200年左右,罗马帝国由于需要大宗进口货品,如象牙、酒、油、五金、纺织品、宝石等、尤其是粮食,而这些货品大都是靠商船从世界各地运来的。因此当时的船运业已相当发达。这种罗马商船约长30米,宽91米。先造出坚固的龙骨,然后安装肋骨。再在肋骨上安装外层木板,用青铜钉并排固定。船尾甚高,可以消散尾随浪。船首相当低。全船重量大概是120吨,船底用铅包护,不致受蛀船虫侵蚀。只在船中部设置一根桅杆,上面悬挂方形横主帆,装有一种新的“卷帆”系统,可以像活动百叶窗那样从底部卷起或缩短帆。最重要的发明是装有一根长圆杆向前方斜伸过船首,它上面有一块小帆,称为“前帆”。这种船首装置有助于乘风行进,它转向的作用大于推进的作用,并且启发后人发明双桅帆船。但是,这种船最大的缺点是不能逆
古代帆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