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木材干燥的基本原理[1/2页]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长江闲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木材干燥的基本原理
      木材干燥是指在保证木材品质优良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针对性的干燥工艺和设备对木材进行热湿处理,是木材中的水分连续排除的过程。
      一、木材中的水分:(自由水;吸着水;和化合水)
      1、自由水是存在于木材大毛细管系统内。(此类型在木材干燥中是很容易去除的,并且含量是最大的,例如泡桐的自由水含量高达250)
      2、吸着水是存在于木材的微毛细管内,不同树种的木材吸着水含量为2333,平均为30,只有得到一定的能量,克服微毛细管的束缚力,吸着水才能从木材中排出,所以这种类型的水分是不容易排除的。
      3、化合水存在于木材化学组成中,其含量约为1,干燥无法除去,一般不予考虑。
      二、木材干燥中常用的概念:
      1、含水率:指木材中水分的含量。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材重量之比叫绝对含水率,简称含水率,用w表示。
      2、电测法:根据木材电学特性和含水率的关系直接测定含水率的方法。常用的有电阻式木材含水率测定仪。
      3、木材的纤维饱和点:湿木材在存在大毛细管中的自由水全部蒸发完毕,而毛细管系统中的吸着水还在饱和状态时的木材含水率。(自由水和吸着水的交接点)木材纤维饱和点是材性变异的转折点,吸着水的增减会引起木材的胀缩而影响木材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其他木材物理学性质。
      4、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一块木材在热湿空气中过一段时间,木材中的水分与空气中的水分不再进行交换而达到平衡状态的含水率叫做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三、木材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移动:
      木材干燥时水分可以顺纤维方向移动从板的两端排除,也可以横跨纤维方向移动从板的表面和侧面排除,因为锯材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大于端面积,因此锯材干燥时的水分主要沿厚度和宽度的方向移动和排出。当含水率高于木材纤维饱和点时以液态水移动为主,当部分含水率低于木材纤维饱和点时以水蒸气或汽水混合方式移动为主。
      四、木材干燥过程中的热湿传导:
      木材干燥时,把木材堆成材堆,借助一种既能将热量传给木材又能吸收木材中蒸发的水分的媒介物质,称为干燥介质。
      干燥开始前,首先要预热,预热木材的介质是饱和湿空气或接近饱和的湿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将有一部分穿过界面层到达湿木材的表面,并在表面上凝结成水,此时水蒸气所含的汽化潜热变为显热,传给木材表面,并由表面传入内部,木材温度逐渐升高,当木材表面温度等于介质温度时,木材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等于循环蒸汽流的分压力,互相传递的水蒸气数量处于平横状态,同时,由于木材内部的温度低于表面温度,干燥介质中的热将通过表面向内部传递。
      预热过后,开始干燥时,木材蒸发面的自由水和部分吸着水在水蒸气分压差的作用下脱离木材进入干燥介质中然后被排出窑外。木材表层大毛细管的自由水首先蒸发,然后蒸发微毛细管中的吸着水,由于表面水分的蒸发,是蒸发面的含水率降低,在木材的表层和内部

木材干燥的基本原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