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雷射武器
      讲到太空大战当然少不了雷射炮。雷射炮属于导能武器系统之一,它有几个特点:
      一,弹道速度与射速快。
      雷射当然是光速前进,就射速而言通常也会比其它武器快些。
      二,有效射程远与精确度高。
      这点是从速度来的,如果要求同样的精确度,速度越快的武器当然有效射程就越远。这也就是你拿手枪打人通常比拿石头丢人容易打中的缘故。而在相同的射程要求下,也是弹道速度较快的武器精确度较高。
      三,威力随距离递减。
      雷射看起来象是直线,实际上还是会扩散的。60年代美国登月时在月球上放了个反光版,从某天文台向其发射雷射去测量地月距离。发射出去的雷射直径不到一公分,但是打到月球表面就变成一个直径约3。2公里的光斑了。所以雷射炮攻击目标时如果距离太远,则就会象是在帮人取暖一样,单位面积投掷的能量密度不足,照的到但打不穿。因此雷射的聚焦能力(扩散角)也限制了它的有效射程。
      但是大家要注意,上面的例子只是用来让大家了解概念的特例,那只是测距雷射,武器级雷射的扩散角是非常小的。雷射的扩散幅度单位称为微弪(μrad)。1微弪就是百万分之一个弪(rad)。通常我们把雷射源视为一个点,把目标距离乘上百万分之一就是一微弪雷射的靶区直径。也就是说具有1微弪扩散角的雷射射击一百万公尺(一千公里)远的目标,则靶区将是一个一公尺直径的圆。而各种雷射的收束力有几微弪呢?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之:
      rad=使用的光束波长(单位为μ)÷反射镜直径(单位为)x
      此为理论雷射扩散界限值。其中的μ乃微米,即百万分之一(10的负6次方)公尺。将该代入的数字加减乘除之后会得出一个答案,这就是使用某波长某直径反射镜的理论微弪值。如果使用波长为10n(0。01μ)的硬x光雷射,外加直径十公尺的反射镜,则打到一光秒(30万k)以外会成为一个直径36公分的圆形靶。这是差不多的数字。通常由于能量密度的因素,光束靶直径大于一公尺的话算是扩散会太过严重,可能会打不穿装甲或是只削一个浅洞而已。故这种雷射的有效射程上限约在一到三光秒之间。又根据上面的公式可知,想增加雷射的聚焦能力(即射程)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束或是使用更大的反射镜。而前者远比后者困难,所以主要会以增加反射镜直径为主。
      雷射反射镜多半是用抗热材料镀上数层特殊涂膜而成,并且也可以使用多个小镜片组合构成的复合反射镜组。复合镜组只要调整各个小镜片的角度便可以微调焦距,制造上也比单一巨大镜面简易,只是系统会比较复杂。另外要注意的是雷射炮可以在有效射程外做为雷达使用来侦测敌人位置。调整一下波长或是反射镜曲率便可以增大扩散角以增加涵盖面积,这样一来雷射虽然打不穿敌人,但会有一部份光线反射回来可以作为资料分析,就跟雷达一样。这可能是未来太空中的主要侦测系统之一。雷射炮必要时甚至可以作为通讯的工具,雷射炮塔也可以作为指向通讯的讯号塔。

雷射武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