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不归?”薛茯苓看着自己手上的题纸愣住了。
按照往年的规定,题纸上的题一定是跟所背的《神农药典》有关,但是茯苓抽到的题纸上只有四个字:当归不归。
当归不归?薛茯苓是没料到的,她绞尽脑汁都不知道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她知道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但是当归不归是什么意思?
“当归不归?这是什么破题目啊?去年和前年也不是这样的题目啊!这分明就是为了为难我嘛……”薛茯苓知道她再不开口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她尴尬地咽了咽口水,豁出去一般:“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当归不归……这当归不归……额……”薛茯苓犹豫了一下,看见长老团神色不太对,立马改口:“我觉得不应该单纯地从《神农药典》里面来理解‘当归不归这个词语的含义,其实‘当归不归最先出自一个典故,我记得里面有一句话写道:‘胡麻好种无人种,正当归时又不归。说的是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的母亲思念儿子,便给姜维寄去当归,以示盼子速归的急切心情。”
“继续说下去……”大长老捋了捋胡子,朝薛茯苓点点头。
得到大长老的肯定后,薛茯苓知道自己赌对了:“我们所了解的当归是一味常用的补血药,也被称为‘妇科要药、‘药王,还有‘十方九归。但是很少知道当归被用来寓意期盼想念之人赶紧归家,起源于‘当归这个名字的传说。”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薛茯苓咽了咽口水,“相传很久以前,云南边疆的一个小村庄,有一个青年药农,刚新婚不久,为生活所迫,就得离家去偏远的深山采药……谁知青年这一去,一年无信,二年无音,三年仍不见回来。……婆婆见媳妇形体日瘦,神情日疲,茶饭不思,顿生怜恤之心,劝她改嫁。谁知她改嫁后不久的一天,采药青年突然回来了。当他得知妻子已经改嫁,后悔不迭,乃托人捎信要求再见一面,共叙别后情景。”
“……青年走后,患病已久又多情的女子见前夫如此铁石心肠,顿时瘫软在地,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又一阵心酸,痛不欲生,就拿青年送的药来煎服,想以此来了却残生。哪想到连吃几天后,脸上竟渐有血色,逐渐红润起来,这几年患下的妇女病也不治而愈了。……后来人们为汲取青年药农当归而不归,害得妻子改嫁的沉痛教训,遂将此药取名为‘当归。”
薛茯苓侃侃而谈,长老团的大部分长老的面色有所缓解。
&n
第六章 参加考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