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春,大汉凉州安定郡。
      春眠不觉晓,王垣初醒时不过拂晓,窗外还未大亮。
      困意难驱,家中无事,王垣转了个身接着睡。
      感觉未过多久,王垣再睁开眼却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王垣心中无限感慨:回笼觉真是时间黑洞,不过睡到自然醒是真的爽!
      起身穿衣洗漱,王垣听见院外一阵喧闹声传来。
      不需仔细探听,王垣便已经知道是族中某些长辈又来争取他的“抚养权”了。
      没错,王垣是个孤儿。
      或者说,是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孤儿。
      王垣的祖父王符是大儒,曾游学东都,与张衡、马融等顶级经学家交友,名噪一时。
      王符出身的王家在凉州安定也是一方豪族,但因为王符的母族不兴,庶出的他自小被族中轻视。
      后来王符游学有成归来后,心有芥蒂,也就不回族地,选择在北山结庐隐居。
      王符归乡多年,族中常有长辈前来劝说,但王符坚持不回族中。
      王符不久去世,独子王佩执家。
      王佩曾追随王符游学,见识过万里河山,自然不会被这群巧言令色的族人哄骗。
      感受不到族人的真心实意,王佩仍然坚持居住在县城北山抚养幼子。
      王垣十二岁时,王佩重病。
      王垣天资聪颖,生而知之。
      王佩重病期间,心中一直纠结着是否要让幼子回归族内,一幼童在这世间能否生活下去。
      离世前不久,在征得王垣意见后,王佩安排好后事,便让王垣独立执家。
      为了王垣持家主事方便,为其表字子安,以十二岁之身成为一个法理上的成年人。
      表字不仅是让王垣有主持家事的资格,也是王佩寄托心中希望王垣平安的遗愿。
      不久,王佩撒手人寰。
      王佩一去,王垣家中只剩他一人,十二岁少年坐拥一位大儒的遗产。
      堪称是稚子持金于闹市,徒惹有心人窥探罢了!
      王垣守孝期间,族中自认为有资格收养他的人如同闻到腥味的猫,蜂拥而至,企图“收养”王垣,接管王垣家中的财富。
      三年来,有族老装腔作势、倚老卖老,有姑婆巧言令色、哄蒙拐骗,更有甚者直接反客为主,想直接代王垣主持家事。
      但也有来者护着王垣,让他不要轻信族人。
      只是王垣也难以判断其人是剑出偏锋的策略,还是真心实意为王垣好。
      王垣三年看尽百态,记在心头。
      表面以守孝为由,明拒众人;暗中以话术,引动来客互相争夺,自己则坐山观虎斗。
      王垣洗漱完毕,出得正堂来。
      一锦衣妇人当即停下对管事喋喋不休的试探,转头冲着王垣一脸谄笑:“子安,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开金口,婶婶立马给你说门亲事。”
      此人是王垣的大伯母,是王垣这房的嫡系,也是族中对王垣家中财产话语权最高的一家。
      多年前正是同房的嫡子带头排挤王符这个庶子,双方少年之时多有不开心之事。
      上个月王垣出了孝期,对近期族中会来人早有预料,但他也没有想到这次他们的策略会这么劲爆。
      王垣躬身向众位长辈一一行礼,然后回绝道:“我今年不过才十五岁,年岁太小了。何况丧期刚满,既无娶亲之念,亦无成家之心,多谢婶婶美意。”
      大伯母却是急忙接着说道:“大郎先别急着拒绝,这门亲事可了不得,女方可是汉阳赵氏贵女。”
      汉阳赵氏是一郡之望,世家大族,王家不过安定一豪族,双方档次差了至少数代太守以上高官的努力。
      一时间,众妇人纷纷开口,这边夸赵氏女容貌出众,贵不可言,那头耀赵氏女才学过人,品行淑均,只将赵氏女说得是天上难有,地上难寻的人物。
      如此豪门贵女,岂是王垣够资格高攀的?
      万事反常必有因!
第1章 让我当赘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