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走后,阎行回过神来,一脸狐疑问道:“子安,这就是太平道的人?你似乎知道很多关于他们的秘密?”
王垣自然不会承认,连忙否定三连:“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阎行见王垣死不承认,冷哼一声也不再追究,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突然,林间另一方向又有密密麻麻的脚步声传来,二人同时惊起,手持横刀准备迎敌。
稍息,林间十数身影显现,为首之人竟是王预。
王预见二人持刀戒备,也拔出刀来扫视四周:“子安,哪有敌人?”
王垣哭笑不得地把刀收了回来,笑着说:“我以为你们是敌人,你们为什么跑这么急?”
王预听到这话,也知道这是个乌龙事件。
王预解释道:“方才官道旁有数十个头戴黄巾的大汉围看着我们,随后不久散去,我怕你出事,就带人进来找你了。”
王垣点点头表示知晓了。
如果自己与张宁打交道的时候,表露出对太平道的敌意,而不是用似是而非的话来糊弄的话。
多半这些太平道众就会同时出手,围杀王垣一行人。
不过随着张宁敌意散去,王垣一行人大概也就安全了。
……
随后几日,王垣对随行众人再三叮嘱,有关太平道的事情少说,不然很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而他们也到达了此行的终点,当今天下的核心,东都洛阳!
将公文递交有司后,王垣将其他人丢在驿馆,带着阎行王预前去拜访名家。
梁鹄给的举荐信有许多封,最终王垣选择了楷书演变过程中,真正的关键人物,颍川钟繇!
王垣选择钟繇并非看重颍川钟氏的声势郡望,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把钟繇也拉入楷书演变的行列中,让钟繇完成本就应该是他完成的事业。
钟繇与梁鹄如果能共同完成这个工作,那楷书推行于世的难度必然大大降低。
毕竟,每一种革新都会在领域里引发一场大战,安定梁氏比颍川钟氏还是要差上几个档次的。
有钟繇和没钟繇当队友,对于梁鹄来说也是天壤之别!
有着梁鹄的举荐信,王垣很顺利地见到了这位书法扬名的颍川名士。
钟繇本比梁鹄小一辈,此时约莫三十,时任尚书郎,正是儒雅随和、丰神俊朗的世家俊彦。
王垣看着眼前自在随和的钟繇,却是感觉脸上微烫。
如果没有王垣,钟繇将会是这个时代楷书推进演化的核心人物!
而现在,王垣已经把梁鹄拉上这条路,钟繇的功绩必然会打一定折扣。
钟繇察觉王垣有些异样,但是看见王垣如此年少,只是以为王垣初入中原有些胆怯。
钟繇便先开口道:“王主簿,梁公信中可是对你推崇备至,评价颇高啊!”
王垣拱手一礼:“元常先生叫我子安就可以了,主簿之职只是梁使君抬爱,暂时摄居而已。等到完成此行公务后,我就不再是主簿了。”
钟繇抚须一笑:“既然如此,子安,但凡有才学的人初次入东都,必然用才学作为敲门砖。子安家学渊源,不知现在想用什么扬名?”
王垣临行前,梁鹄也再三催促王垣准备几篇文章,到了
第24章 颍川钟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