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秋之后,万年公主看望同胞弟弟刘辨的频率从原本的一年两次,提高到了一旬两次,俨然成为王家的常客。
王垣对此也不拒绝,反正一个十岁的女孩罢了,再能吃,能吃垮自己不成?
步入秋季后,各地收成的报告不断向洛阳汇聚而来。
边关不时有战报传来,大多是小股部队摩擦,有胜有负,根本不需要朝中操心。
总体来说,大汉又将撑过这普普通通的一年。
秋冬两季,农事停歇,除了有司官员在核算年度总结,供元日祭天之用,其他世家士人都开始了大频率地宴会。
对于袁绍等党人的聚会,王垣自然是避之不及。
暂且不说党人聚于洛阳,已经是违反律法之事。
就是这些党人,良莠不齐,大多数都是世族核心人物。
张口门第,闭口家学,真才实学者不足二三!
而其他诸如钟繇曹操举办的宴会,虽然论起现在的名声远远不及那批党人。
但其质量却要超出许多,后世留名的人也有不少,就算名声不显之人,也有过人的才华。
钟繇和曹操的眼光,当然值得信任!
……
“子安,子安,大事件,大事件啊!”
元日刚过不久,外面天寒地冻。
王垣整日躲在屋内看书学习,红袖添香,懒癌发作的时候,就带着小侍女在床上摆烂。
除了每日的操练和偶尔的交游,王垣是不想在外面多待一刻!
倒是阎行和徐晃二人闲不住,隔三差五就跑出去厮混。
两人几月来,日日对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日同进同出,就差结拜了。
王垣无奈应道:“又是谁家六十岁的家主娶了十六岁的姑娘啊?还是谁家的母马生骡子了?”
阎行抹去脸上的雪水,脱下外袍拍打着:“哼!老娘们才关心这种事情,今天这可是真正的大事!”
听到阎行还在卖关子,王垣头也不抬:“爱说便说,不说就回自己房里去。”
任红昌在一旁为王垣磨墨,听见二人斗嘴,不由得噗嗤一笑。
阎行看见这情况,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阎行凑到近前,低声说:“我们从凉州来的时候,不是遇上那什么太平道了吗?就是那次河东郡,堵过我们的那个太平道!”
王垣依旧在抄写着书籍,不动声色,平静地说道:“太平道要造反了?有人告密了?是不是一个叫唐周的人?”
阎行像顿时一幅见了鬼的样子:“你怎么知道的?你不是好几天没出过门了吗?你今天出门了吗?”
看着王垣这衣裳,不像刚从外面回来的样子啊!
王垣神秘地笑了笑,也不回答这种问题。
阎行宣告大新闻不成,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阎行斜倚着案几,挑了挑眉说道:“现在外面可热闹了,司隶校尉部郡兵、河南尹衙役,甚至连羽林军都全部出动了,在司隶境内大肆搜捕太平道众。”
王垣脑海中浮现当初那个黄巾少女。
如果按照历史,张角应该是在筹备两个月后举事起义,以她的身份地位,此时应当回冀州了。
&nb
第58章 唐周告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