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阳翟郭氏郭图当众奚落王垣,但长社钟氏却不请而至,为王垣站台。
      长社钟氏号称颍川四姓之一,论门第还是要高出郭氏一个层次。
      即便钟氏因为党锢之祸断了一代仕宦,但钟氏新生代的钟繇名满天下,前途远大,不出意外的话,钟繇必定可以续上颍川钟氏的荣光。
      郭图敢于针对王垣,但对于钟氏却不敢过多挑衅,面无表情地说道:“我郭氏只有这些粮食,已经尽力而为了。”
      杨彪厌恶这次郭图扰乱宴会。
      本来这次筹粮之后,如果王垣在平叛过程中立下功劳,世人就可以拿此事来称颂世家。
      而身为东道主,杨彪也会因此扬名。
      可现在,扬名是扬定了,扬的是郭氏恶名,落的是杨彪面皮!
      杨彪也只能尽力补救,说道:“长社已遭兵祸,钟氏独力供养一军压力实在过大,还请各位乡贤出手相助,解一方危难!”
      “既然杨公发话,王司马又是来我阳翟求粮,自然不能让长社钟氏抢走我阳翟风光。我辛氏捐五十石。”
      “我庾氏捐二十石。”
      “褚氏愿捐十五石。”
      ……
      有辛氏带头,阳翟世家也纷纷开始捐粮,多则五十石,少则十石,转眼间就凑了五百多石。
      按汉制一石约为一百二十斤,阳翟运到长社差不多一天就可以到达,损耗基本可以忽略。
      王垣此行直接凑了接近六万斤的粮食,平均到每个军士头上,每人有接近二十斤份额。
      只要不是每天出战,一人二十斤足够十几天了吃用了。
      再加上军中余粮,还有钟氏的全力相助,王垣军一个月内应该没有断粮风险。
      王垣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说道:“感谢诸君慷慨相助,长社之围解后,我定然求皇甫公在捷报上为各位表功。”
      各世家闻言,皆喜笑颜开,这王垣上道!
      世家最重要的就是名!
      如果皇甫嵩真打了胜仗,给他们表功,即便朝廷没有奖赏,他日这些世家子弟走出去,名声也会好上许多。
      若说平时扶贫济困是在同乡范围内建立声望,那皇甫嵩捷报表功是在全国舆论范围里给他们扬名。
      虽然是十几个世家联名,效果不会太明显,但这广告费也不高,性价比确实值!
      王垣接着说道:“前方战事紧急,王某稍后还需要赶赴军中,各位只需将粮食交给杨太守,杨太守自会筹备送往军中。”
      杨彪闻言,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这王垣果真面面俱到,还给杨彪也留下了扬名的机会,弥补了前面郭氏破坏宴会的恶名!
      王垣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郭图兄捐献的百斤粮草,就请郭图兄自行散发给乡间饥民,就当行善积德吧。”
      堂中有人绷不住,直接笑出了声。
      郭图没有脸接着留下,冷哼一声直接转身而出。
      堂中爆发出更加欢乐的笑声。
      ……
      王垣与钟氏一同返程,钟氏子说道:“前几日元常公来信,说大军南下颍川,必定会经过长社。他嘱咐族中,若是王司马有求,族中力所能及,必须全力相助。”
      王垣微微点头,在洛阳的半年里,钟繇可以说是他在士人层面的最好的友人。
      钟繇这般待他,不排除有看重他潜力,提前投资的可能,

第75章 万事俱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