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汝南平定,三处声势浩大的黄巾已有一处被平定。
剩下的冀州张角、南阳张曼成,也被朝廷官军找上,黄巾蔓延之势渐渐止住。
兖州黄巾听闻豫州黄巾尽数被剿灭,害怕皇甫嵩到兖州平叛,尽皆远遁,北上归附于东郡黄巾统帅卜巳麾下,企图抱团以势压倒皇甫嵩。
皇甫嵩平定汝南之后,并未轻敌冒进,而是选择稳定郡县,休整旬日之后,再北上进军陈国。
六月,皇甫嵩率领大军入陈国。
陈国没有大型黄巾势力,而陈王刘宠又以武勇著称,自领郡兵,防范郡县,陈国各县都没有沦陷。
只是颍川、汝南的黄巾溃军,有很大一部分流窜到陈国,反而助长了陈国的黄巾军之势,刘宠只能被黄巾军围在陈县,不能出兵。
皇甫嵩没把陈国黄巾放在眼里,当即分兵几路,同时清剿各地叛乱。
王垣得到了更多兵力,本来以为可以大展手脚,没曾想却被皇甫嵩压在大营里处理文书。
只因为皇甫嵩一日惊奇发现,王垣数算之法远远超过他往日认知。
皇甫嵩便以为将者当习军中各项事务为由,把王垣压在军中,整日处理文书。
王垣自然是多番抗议,但皇甫嵩坏笑着提醒王垣,当初增兵给的将令是“平定兖州”之时,才是王垣当先锋。
而在豫州境内,王垣还是老老实实听从他的其他安排。
王垣虽然不喜这种案牍劳形的日子,但也不得不承认从军中各项文书中,更全面地认识到了一个军队的体系运行流转。
而王垣也在这些文书里,为自己补充着各种不足。
“急报!洛阳文书!”
王垣心头一紧,洛阳有变,那就是天下大变!
“……北中郎将卢植,养寇自重,与黄巾贼对峙多时,避而不战,夺北中郎将之职,减死罪一等……”
“……拜河东太守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统领北路军,平定冀州黄巾叛贼……”
卢植终究还是被罢免了,减死罪一等便是无期徒刑。
王垣刚念完,皇甫嵩便猛地一砸桌子:“卢子干绝非养寇自重之人!”
王垣寻来信使,细细问询,终于真相大白。
卢植连战击败张角,将张角赶出魏郡,把黄巾军包围在广宗县城,而后筹备攻城军械,围而不攻。
此时,朝中派小黄门左丰前去劳军,卢植因为不愿贿赂左丰,与左丰交恶。
左丰与卢植不睦,回到洛阳后便谗言卢植养寇自重,放任黄巾为祸一方。
皇甫嵩咬牙切齿道:“腌宦祸国!腌宦祸国啊!”
王垣开解道:“事已至此,我们也无可奈何。不如早些击破黄巾,平定天下,朝中定然会大赦天下,卢公也可以免遭灾祸。”
皇甫嵩叹息道:“董卓虽然是西凉勇将,勇则勇矣,但远不及卢子干稳重。此番卢子干因围而不攻获罪,董卓继任之后必定仓促出击,胜少败多矣!”
王垣心头一动,想起皇甫嵩和董卓的恩怨,问道:“明公觉得董卓如何?”
皇甫嵩回忆道:“董卓少年在西羌颇有勇名,征辟为郡吏后率军大破匈奴,因功被时任太尉的段?看重,征辟入朝。其后在北地西凉多有征战,是难得的宿将。”
这董卓没乱政前这么猛?
&nb
第85章 一箭三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