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垣率军临近濮阳之时,哨骑侦查到黄河北岸已有袁绍据守。
面对濮阳卜巳十万黄巾,王垣独木难支,只能暂避锋芒,选择往黄河下游的东阿方向进军,打算据城而守隔绝卜巳与其他黄巾军的联系。
卜巳察觉到王垣军的行军路线异样,派出两万黄巾军追击王垣五千人。
王垣以逸待劳,凭借典韦的勇武,打乱黄巾军的阵列,又亲率骑兵冲击阵型散乱的黄巾军,以五千人大破黄巾军。
王垣到达东阿后,东阿府库竟然已被烧毁,只得劳烦东阿名士程立为自己筹集军粮。
因为东阿吏民需要王垣驻守县城,对其征粮也是积极响应,程立半日间便将军营府库装满,足用月余。
程立寻到王垣,向王垣禀告筹粮之事:“王司马,王师到来,县中豪强纷纷积极捐粮,如今军中已有一月之粮。”
王垣不知道的是,东阿吏民因为四方黄祸皆泛滥,官军又远在天际,全县吏民每日都提心吊胆,不知道自己等来的是官军还是黄巾贼,心理早就在崩溃边缘。
而王垣率军到来,如同荒漠中几近渴死的人看到一汪清泉,自然是事事应允。
王垣有些诧异,但军粮之事解决,心中压力也骤减:“有劳程先生了。听说县丞王度叛乱后,曾想攻回东阿县城,是程先生组织吏民抵抗?”
程立轻抚美髯,谦虚道:“只是乡里抬爱,让老夫居中调配罢了。况且那王度仅有数百人,算不得什么强贼。”
王垣口中称赞,连连招呼程立,让其坐下相谈。
程立也不推辞,他被困于东阿一隅,信息闭塞,好奇问道:“将军可否与老夫说说,当今局势如何?”
王垣莞尔一笑,从颍川平叛开始说起:“黄巾举事后,朝中拜皇甫嵩、卢植、朱?y为将,率北军五校平叛。此三人,皆当世名将,率军分于南北,各自平叛一方。
“皇甫公与朱公南下颍川汝南平叛,卢公率军入冀州击张角。皇甫公长社以火计全歼颍川波才,又诱敌深入,击破汝南彭脱。”
“大胜彭脱后,皇甫公率军平汝南陈国,朱公领兵进南阳战张曼成。只是卢公却因为宦官谗言,被朝中罢免了。”
程立皱眉道:“之后朝中以何人替卢公为将?”
王垣看了一眼程立,平静地说道:“河东郡太守,西凉董卓。”
程立眉头渐渐舒缓:“这董卓我也曾听过,乃是西凉勇将,在西凉北地都曾立过战功,也是当世少有的名将,想来接替卢公也无不可。”
王垣失笑,心头浮现一个念头,开口道:“我见程先生临危不乱,足智多谋,不知可愿出仕?”
程立看着眼前的少年,不免有些轻视:“昱暂无此意。”
王垣一个别部司马,府都没开,想要征辟贤才自然是困难至极。
王垣忍不住激将道:“君才学过人,不思报国,扬名天下,留名青史,躲在这小小县城有何意思?”
程立眼也不抬:“非是不想,只是不逢时罢了。”
王垣看出他的轻视,故意下套说:“程先生刚才说,董卓可接替卢公,平定黄巾?我今有不同看法,我可断言,董卓必败!”
 
第89章 纵论局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