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垣得了文书,回营便带着自己的部将义从渡过黄河星夜赶往邯郸。
至于本部兵马?
那是朝廷的,现在换了职务,除了义从外的军队都得交还给皇甫嵩。
当王垣再见到宗员时,原本出征之时,那个意气风发的边地骁将,已是十分憔悴。
宗员也认得王垣,奇怪道:“子安,怎么就你这千余人,皇甫公是在后面吗?”
王垣拿出文书:“宗将军,皇甫公命我前来统率冀州平叛军,他带兖州军去广宗了。”
宗员接过文书边看边说:“子安啊,皇甫公不来,这营中之事,我怕你管不了啊!”
王垣皱了皱眉:“这军中何事,宗将军不如说来听听?”
宗员合起文书,便领王垣等人到了正堂,屏退冀州军士卒,让王垣手下亲卫把守堂外。
做好一切后,宗员无奈地叹息道:“还不是董卓搞出来的事!这董卓接替卢公上任后,急于求胜,见军心不稳,便私开府库赏赐军中将士。
“军中将士自此,唯董卓之命是从。但董卓战张宝不胜,被朝中免官后,营中将官尽皆为其打抱不平,至今仍有怨尤之语。”
王垣也沉默了,董卓敢私开府库,八成已经嫁祸给黄巾军了。
但如此真金白银的买来的军心,是得了将士的拥戴,还是腐蚀了将士的意志?
虽然冷兵器时代,即使官军也没有多高的军纪素质,但像董卓这般行径,无疑是给后来者挖了个大坑。
当世名将,海内人望的卢植不能率领他们获得胜利;
给予他们赏赐,待他们如同子弟的边地勇将董卓也不能带他们获得胜利。
若是皇甫嵩来,自可以凭借自己崇高的声望,连战皆胜的赫赫战功,压服诸将,提升军心。
但是,现今来接管冀州军的只是一个少年将军!
王垣沉声问道:“各营诸将,听闻皇甫公接掌冀州军后,是何表现?有多少人欢迎皇甫公来,又有多少人仍在怀念董卓?”
宗员无疑是最希望皇甫嵩来的那个,若是再来一个不能打胜仗的统帅,说不定连他一起都免官为民。
但宗员也不敢确定各将心思:“我暂掌大军的这十数日里,不少人旁敲侧击问过新任统帅是谁,但他们也不敢随意在我面前对主帅任免评论。”
王垣狐疑地看了宗员一眼,怀疑他在包庇手下将领:“宗将军可愿助我掌控大军?”
宗员正色道:“子安既是奉皇甫公军令而来,我定然会遵从军令,全力辅助你掌控各营。”
王垣心中已有定计说道:“还请宗将军传令各营挑选十名勇士,再在邯郸城南筑一高台。三日后,全军在城南进行一场比试。”
宗员虽然不觉得王垣这举动能起什么用,但也当即应允下来,便外出传令去了。
宗员走后,阎行不解问道:“子安,这可与你之前所说的计划不同啊!”
王垣没好气道:“计划就是计划,现实就是现实。计划第一步就失效了,第二步也没有实施的基础,为什么还要按计划来?”
程昱抚须笑道:“我也有一事不明,还望主公解惑。”
“但说无妨。”
程昱好奇问道:“主公从宗员身上,判断出从上而下,整治冀州军不可行,便想用演武的方式,广施恩义,获得军心。但是你怎么才能绕过各级将校指挥军士呢?”
王垣苦笑着摇摇头:“我并不是要赏赐他们,绕过军官指挥大军更是不可能,况且我又不是皇甫公,没有持节怎么可能任免军官。”
阎行看王垣还在卖关子,追问道:“那你要干嘛?”
&n
第95章 立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