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垣出乎张氏意料的推辞,还说等甄家五女年长之后再行商议。
      张氏愕然问道:“王郎君是对姜儿不满意吗?姜儿年满十三,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了。”
      甄姜也是个心思玲珑的,听到张氏这话,言下之意自然是没看上自己,而看上了自己的某个妹妹。
      哪怕是亲生姊妹,面对这等落差,甄姜也不免暗自伤神。
      “不不不,”王垣轻咳一声,说道:“甄姜娘子极好,只是先父临终嘱咐,等我二十之后才可娶亲,女方至少年满十六,否则将会有不祥之事。”
      两汉儒学的风气以谶纬之学为盛,对于命途的谶言有许多。
      王垣出身大儒之家,用家传谶言为借口,倒也不奇怪。
      张氏满怀期待地说道:“那王郎君如今年岁几何?”
      “十六。”王垣是冬天生人,说名十六,其实周岁也才十五,倒也正是守阳之时。
      张氏眼睛一亮,说道:“如今年关将至,只消三年过月余,王郎君就是二十。正好姜儿那时十七,岂不是天作之合?”
      你就这么想和我结亲?
      王垣轻咳一声,说道:“话虽如此,只是不知甄姜娘子意下如何。”
      王垣来到此世已经十五年,虽然有自身的坚持,但对于这个时代已经基本融入,不存在极端的道德洁癖。
      “妾身愿意!”甄姜婉然一笑,犹如春风拂面,哪怕只有十三岁,也能看出日后定然风华绝代。
      你怎么也这么主动?
      王垣却是不知道,在冀州人眼中,平定黄巾的皇甫嵩和仁义无双的王垣已经是神明般的存在。
      有关王垣这位少年将军的讨论,更是各家贵女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少女的一切美好幻想都寄托在王垣身上。
      而当王垣真正走近身旁,面如冠玉、剑眉星眸的翩翩少年郎更是刷新了少女对美的认知,当谈及可能的婚嫁之时,心中犹如小鹿乱撞。
      “我也愿意!”
      十岁的甄脱觉得自己不输于大姐,也有资格被王垣挑选。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甄道和甄荣觉得两位姐姐是在做游戏,也想参与其中,奶声奶气地连连发声。
      就连张氏怀里的甄宓见这热闹景象,也是咯咯地笑着,冲着王垣张开了手。
      在张氏诧异地眼神中,王垣轻易接过了甄宓,一向不爱接近生人的甄宓反而在王垣身上惬意地笑着。
      这是什么情况?
      张氏一脸不解,自己只是打算嫁一个女儿,为什么这些个女儿全都争先恐后?
      甄氏世代任两千石高官,实打实的世家大族,怎么可能愿意让五女共事一夫?
      哪怕是皇帝也不行!
      张氏看王垣目光依旧澄澈,没有因为众女的起哄而变得轻浮,心中暗暗放心,开口说道:“童言无忌,王郎君切莫当真。三年后,郎君可选一未嫁女做妇。”
      “不敢称选,若真有那时,我当上门求娶。”王垣自然不可能把这种近似选秀的场景当作常态,哪怕日后真要娶甄氏女,也是应当求娶。
      更何况,这交通不便的汉末之世,三四年之后,张氏又去哪找自己呢?
      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手里的!
      张氏眼睛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即说道:“王郎君见谅,妾身有事暂且失陪一下。姜儿,你为长

第114章 张氏算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