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垣满怀期待地看着归来的姜启,关切地问道:“姜县尉,此行如何?”
姜启眼神有些躲闪,面容却整肃地说道:“幸不辱命!韩遂说容校尉宽限他几日,让他想明白之后,再给校尉答复!”
“好!做得好!若是此计能成,姜县尉当记一大功!姜县尉此番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王垣兴奋地拍了拍姜启。
看姜启这表现,八成是给韩遂露底了!
姜启暴露了还能安然无恙地回来,必定和韩遂达成了某种协议。
得赶紧找王预问个明白!
没等王垣主动联系,叛军中一队轻骑来到陇县城下,为首者竟是庞德!
真是想瞌睡了就来枕头啊!
庞德率军到离城百步便停下,甩出一个球形包袱,大喊道:“王校尉,韩公读了你劝降的信,感触颇多,特让我来给你送一礼。”
“这是何物?”王垣眼神一跳,开口问道。
“校尉派人取了便知,庞德先走一步!”
庞德说完,便带人离开。
王垣让典韦取了包袱上来,典韦一提就知道包袱里是何物,随意地说道:“主公,是个人头。”
“是谁的?”
“这个,我好像见过,但不认识。”
王垣无奈,亲自看了一眼,正是当初在冀州有过一面之缘的阎忠,从包袱里拿出一张帛书。
离间计,成了!
这阎忠虽然是阎行家族里的长辈,但属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原本阎忠当着信都令,乃是冀州州治的县令,前程还是有的。
可是阎忠听到家族谋划之事后,先是撺掇皇甫嵩割据冀州造反,事不成后向张宝透露皇甫嵩军中粮仓所在。
这等反复无常的背刺小人,竟然是凉州德高望重的名士!
乱臣贼子,死有余辜!
但王垣却不能把心中的鄙夷表现出来,反而要将阎忠厚葬,以示朝廷和韩遂的区别。
王垣拂了拂手,说道:“典韦,你找个坑把这个人头埋了。再找个自家义从的尸体,隆重一点给葬了,就说是阎忠的。”
“诺!”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王垣从洛阳带来五百义从,尽数交给了赵云在外游击;而王垣在略阳城中救下数万百姓,其中不少人却愿意成为王垣的义从。
而这部分新兵,在守城战中发泄着他们对叛军的恨意,同时也难免出现了伤亡。
王垣长出一口气,陇县离略阳不远,英魂也算落叶归根吧!
王垣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已经可以脱离翻译,直接看懂密文了。
王垣展开帛书一看,王预把先前叛军大营里发生的事尽数说了。
姜启要献城?
那我就把陇县送给你们!
王垣将计就计,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布置。
……
三日后,天刚蒙蒙亮,陇县城门处便有鬼祟的身影潜行着。
“老马,我们找个地方睡会吧!困死了都!”
“这可是守城门呢,你怎么敢的啊!”
“叛军都好几天没来了,今天就会来?我们守了一夜了,也不差这一会了。”
“要睡你睡,老子还不想掉脑袋。”
“哪来这么多话!走,一起!你不走,那我们就不是兄弟了
第173章 请君入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