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这时,司徒崔烈出列启奏:“凉州百年糜烂,耗费朝廷无数钱粮劳力而不平。臣以为,不如就此放弃凉州,以三辅为边,能大大减少朝廷的财政压力,天下才会安定。”
崔烈一言瞬间将朝堂的主题从如何平叛转向是否放弃凉州。
东汉一朝,放弃凉州的议论时常兴起。
上一次闹得沸沸扬扬,还是在安帝时期,甚至外戚大将军邓骘都是放弃凉州的支持者。
但在朝野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朝廷最终以保凉派的主张进行,最终在凉州三明的守边时期,打服了羌族,换来了短暂的和平。
突然,一个冷厉的声音传来:“将司徒崔烈斩首,天下才会安定!”
群臣纷纷转身,想看看这个当朝呵斥三公的猛男是谁。
王垣看都不用看,听声音他都知道,说话的人是傅燮!
“启禀陛下,傅议郎在朝廷之上,以下犯上,侮辱大臣,臣请陛下下令处置傅燮!”
“臣附议!”
一时,崔烈的门生争相弹劾傅燮,想借此在朝堂上露个脸。
灵帝无视了这些人的弹劾,好奇地问道:“傅议郎为何如此建言?”
灵帝知道傅燮与王垣有旧,此前王垣被指控之时,傅燮都没站出来,为何现在这般刚烈?
傅燮慷慨陈词:“当年匈奴单于冒顿忤逆吕太后,上将军樊哙夸口说‘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如此忠君爱国,季布仍然说樊哙可斩。”
“凉州为天下要冲,国家藩卫,高皇帝与郦商平定陇右地区,孝武皇帝开拓凉州,设立河西四郡,当时人都认为这样好比斩断匈奴人的右臂。”
“如今凉州治理混乱,出现叛逆,天下为此骚动,陛下为此寝食难安。崔烈以宰臣地位,不能为国分忧,却要割弃一方万里疆土,我对此感到不解。”
“若让异族得到凉州,则会发动更强大的攻势,这是最大的恶果!如果崔烈不知道这道理,那就是愚昧,如果他明知而为,那么他就是对陛下不忠!”
灵帝闻言,忍不住直接笑出了声,说道:“傅议郎所言有理。”
一时之间,崔烈和方才弹劾傅燮的几个门生面色潮红,恨不得宫殿里有个地缝钻进去。
王垣趁热打铁说道:“臣曾经感悟到一个道理。农人每次新开荒一片土地,往往需要为其修建水利沟渠,耕种多年之后才能成为良田。但是只要撂荒三两年,沟渠淤塞,土地复荒,此前的辛苦就白费了。”
“凉州万里之疆,从秦时开始,数百年经营方能有今日的局势。数十年前,前太尉段?可以击破羌族,让凉州安定数十年,难道现在便做不到了吗?”
灵帝摆了摆手,说道:“王卿可有破敌之策?”
“臣不比留侯,没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计谋。若是陛下应允,臣愿意再去西凉,不平不归!”
“陛下,万万不可!王子安身负通敌嫌疑,不可放其回凉州啊!”
通敌?
我?
这家伙谁啊?
我都不认识,为什么要喷我?
王垣顿时一脸懵,疑惑地问道:“我何时通敌?”
“从始至终!”
“可有证据?”
“有人亲眼见你给叛军中的阎忠写密信!”
“所以阎忠死了。”
“什么?”
王垣耐着性子解释道:“这是我的
第191章 自适应型指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