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章 刘虞的真面目[1/2页]

东汉问鼎 是否会死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直以来,潘闾就没有见过刘虞。
      他对刘虞的了解,大多都是因为听闻。
      据说,刘虞是一个老好人。
      连边疆作乱的胡人,都很敬重他。
      怎么到了李林甫的嘴里,反到变成了伪君子?
      潘闾:“我说的是幽州牧刘虞。”
      “我知道啊!与这样的人为伍,小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你对刘虞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实在是李林甫把话说得太严重了,所以潘闾才会有所一问。
      李林甫这么说,自然是有根据的,“主公,还记得讨董之战吗?”
      “当然,记忆犹新。”
      “当初在酸枣会盟,聚集了二十路诸侯,可刘虞在哪?他却在幽州作壁上观。”
      乱世当道,群雄并起。
      没有参加讨董之战的诸侯又何止二十路啊!
      “这好像不稀奇吧!毕竟刘虞年纪大了。”
      “他的年纪是不小了,可身子骨却非常硬朗,每年都会去草原两三次,说是要用怀柔的手段解决羌胡之祸,主公有没有觉得不对劲啊?”
      这就是在考校潘闾了,好在潘闾反应快,“身为地方主官,冒冒然离开自己的地方亲身犯险。
      无非就是两种人,一种是有恃无恐,另外一种就是胆大妄为了。
      一个老好人,又怎么可能胆大妄为呢?你说的没错,他是一个伪君子。”
      有些事本来就是一点就透的,刘虞进入草原有恃无恐,就说明他确定自己没有危险。
      从一个安全的地方,到另外一个安全的地方,这就是欲盖弥彰。
      美其言曰怀柔,还不如说是刻意的拉拢。
      刘虞,在拉拢羌胡之人为己所用。
      那么他要对付的,当然就是公孙瓒了。
      这只老狐狸,藏得挺深啊!
      估计,公孙瓒到现在都不知道刘虞的真面目。
      李林甫:“公孙范一死,公孙瓒和袁绍之间必然会生冲突,我们也就可以放心的南下徐州了,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跟刘虞生牵扯。”
      “人死为大,尸体还是要送的。”
      “那就送给刘虞。”
      绝顶聪明的人,往往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想法太多,以至于习惯性的出尔反尔。
      潘闾是身有体会,“你刚才,还说不要我跟刘虞生牵扯的。”
      “主公,你不是执意要送吗?那么情况就不同了。”
      潘闾和袁绍之间,算是议和了。
      可李林甫不想看见,刘虞和公孙瓒之间也议和。
      他们手握骑兵,实在是让人忌惮啊!
      董卓在前,以西凉铁骑与群雄争锋。
      说不定哪一天,刘虞或者公孙瓒就会步其后尘了。
      这就是潜在的心腹之患啊!
      牛角山议事,已经结束。
      双方都回到了自己的地方,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家好。
      潘闾在牛角山那会,可是整日提心吊胆的。
      还不能表现出来,相当难受了。
      生活是用来享受的,所以潘闾时常会忙里偷闲一下,让惬意的时光体现在自己身上。
      潘闾还年轻,他可不想把自己埋入案牍之中。
      一个人影,突然闯了进来。
      这可是潘闾的住所,又不是大街上。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周仓:“主公恕罪,实在是高将军突然往里闯,让我等措手不及。”
   &n

第229章 刘虞的真面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