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殿内,李世民看着一年之久没见到的李恪,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年初派恪儿去了安州,再一次得到恪儿消息的时候是在一张弹劾恪儿的奏折上,他很心痛,他只能用勃然大怒来掩饰。他不能怪恪儿,一个皇宫里长大的孩子,因为向往自由而狩猎这有什么错!何况吴王妃刚刚过世,这对于这个一向意气风发的孩子是怎样的打击,恐怕只有恪儿自己的能知道。
当看到奏折时李世民当时很生气,他把罪怪在权万纪的身上,他派了权万纪辅佐李恪,可是李恪出了这样的事是权万纪失职,罪当处死!可是柳范辩到:房玄龄尚且不能阻止陛下畋猎,何况权万纪!他再也找不出为李恪辩解的理由。他只能对李恪免官削邑,召见柳范进行嘉勉。他不能怪任何人,这个孩子太像他了,连犯的错都和自己如出一辙,一样的率性而为,一样的倔强,他仿佛从李恪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这一路上可还好!”李恪一回长安便进了宫,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奔波劳累。
“谢父皇关心,儿臣一切安好!”李恪给李世民与杨妃行了个礼。
“父亲疼爱儿子是人之常情,正所谓爱之切而则之重,朕即便是再疼你也不能对你的过失姑息宽贷。你以后一定要尽忠尽孝,遵循教诲,再不可忘记礼法。那样自己会把自己毁了的。到那时就算我再疼爱你,也救不了你了!……”李世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娓娓道来。
“父皇,儿臣错了!”李恪跪在李世民面前忏悔。
“恪儿快起来,今后以此为戒就好,今晚留下跟朕与母妃一起用膳,传上高阳,你们兄妹也一年之久未见了,她最近总叨咕着想三哥呢!”李世民看李恪有忏悔之意便不深究,因为他知道李恪聪慧过人,一定会以此为戒,定不会再骄躁做事。
“谢父皇!”上次与李世民一起在蓬莱殿用膳的时候还是与悠扬大婚的时候,现在悠扬已经不在,用膳的心情也有所改变。就算他回到父皇、母后身边,可是他的心情还是无法平复。
“恪儿,母妃知道悠扬的死对你打击很大,可是你也要为父皇、母妃着想,千万要顾及自己的身子!”杨妃看着李恪的脸庞明显憔悴了许多,不免暗自神伤。
“恪儿不好,让母妃忧心了!”李恪拉过杨妃的手,为杨妃擦了擦眼泪。
“恪儿这是说的哪的话,母妃
回到长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