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李雅芩看着小盒中母亲的头像,眼神暗淡下来。
这只渡金小盒中照片上,李雅芩母亲虽然一脸病态,却非常漂亮,就象我在客厅里看见姨妈过去的照片一样,年轻而显得妩媚。但她的笑容有些勉强,眼睛非常深沉,有一种说不清的期待。
我不禁问道:“阿芩,这条精制的项链坠,你戴着她很久了?”
李雅芩轻声说道:“这条项链是我妈送给我的,那年妈妈不幸得了肺结核,为了不传染我,她住院一年多我都没见她,妈妈就拍了这张照片给我,那年我才三岁。”说完,满眶的泪水奔泻而出。
我十分震惊,过去只知道李雅芩母亲因病去世,却不知道在她幼年时,母女俩就被疾病隔离,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留下痛苦阴影。
我对医学并不懂行,但起码知道结核病是种非常可怕的传染性疾病,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国家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很差,对这种世界性传染病并没多少预防手段,也没什么特效药,如果得了这种病,要么长期治疗却无法根治,要么留下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就是现在医疗水平提高了,死亡率也非常高。她母亲得了这种疾病应该是非常痛苦的,而为了年幼的女儿,她不得不远离自己的亲生骨肉。
我不无感叹地紧紧抱住李雅芩,无比心疼,无比同情地说:“是啊,阿芩,你妈妈那时这么年轻漂亮,要不是疾病缠身,她不会这么早离开人间,我想,你们一家现在一定很幸福。”
听到这话,李雅芩把头紧紧靠在我的额下:“曹雄,谢谢你会这么想。”
我更是心痛复加,不断擦着小泪人的泪水,不停抚着她的秀发,希望能给她带来些安慰:“阿芩,那时你爸真不容易,又要照顾你妈,又要维持这个家,还要上学教书,难为他了。”
“听我爸说,我妈当时病的并不是很重,但那时医疗条件差,经济有限,所以妈妈的病没有一下治好,留下了祸根。”
李雅芩的父亲当时只是个城镇贫民出生的教书老师,而她的外公虽是归国华侨,却是被迫返回祖国的难侨,并没多少积蓄。要治愈她母亲的病,她的父亲和外公不光要花费许多钱财,还要牵扯全家人的精力,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度过的。
我心中既痛苦又敬佩,一边安慰着一边问道:“阿芩,你爸爸真好,很有毅力,那后来呢?”
“后来,妈妈年年住院,我爸又很尽业,他要教书,还要照顾我妈和我,上中学时我就发现爸爸已经有很多白头发。可后来还是没治好我妈的病,外公也因操劳过度去世,我爸一直很内歉,但我并不怪他,那时没有这个条件,他尽力了。”
“阿芩,不要难过,苍天会保佑你母
第二十一章 失去的母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