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是一个不等式。以此为题目,是以苏丹这个“世界火炉”为特定环境,以管道施工为背景,以人的积极因素调动为条件进行的演算。
      在炎炎烈日的曝晒下,在无垠的戈壁荒滩上,在茫茫热带丛林中,在群山环抱的山区里,中石油管道第二工程公司苏丹项目部的3名小车司机不畏艰险,在恶劣的道路条件下勇当开路先锋,不知疲倦地在工地间来回奔波,以安全正点、连续行车一年无事故的显赫战绩,载誉于苏丹施工史册。他们就是项目部人尽皆知的老中青三搭档:徐小平、孔祥辉、张乐胜,外加一个随叫随到、技术高超的修理工赵红南,演绎了一出3+1gt4的精彩命题。
      镜头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小车司机徐小平,年届50,驾龄20年有余,安全无事故。在2004年至2005年苏丹工程建设中为项目副经理开车,常驻施工一线,与广大参战职工一道摸爬滚打。37区a1段开工伊始,从踏线、开工准备、管线施工、下沟回填、对外协调,每天或拉着项目副经理,或拉着施工人员东跑西颠,就没有闲着的时候,一天下来最少也得跑300公里左右,最多时能达到500公里以上,但他从无怨言,从未发生一起大小安全事故,保证了安全用车,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尤其在转战5b区管线施工中,由于地处南北战区,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一般情况下,白天除了站岗放哨的外,几乎见不到什么军人,全都躲在营房里睡大觉,世界一片太平,可夜幕刚刚降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成百上千手持各种武器的军人仿佛一下从地底下冒了出来,警惕地注视着周边的一举一动。尤其对过往车辆他们更是如临大敌,一个人晃手电,一个人举枪瞄准,司机在这时必须立即减速或停车,关掉车前灯,打开车顶灯接受询问和检查,稍有不从和异动,后果将不堪设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徐师傅经受住了考验,圆满完成了各项出车任务。不仅如此,徐师傅还是一个多面手,吊车、单斗样样会,那里需要那里干,多次受到项目领导的表扬。
      镜头二:年届不惑,斗志不减。
      小车司机孔祥辉,年届不惑,驾龄15年有余,安全无事故。在2004年至2005年苏丹工程建设中为项目经理开车。由于点多线长,项目部将总部设在了喀土穆,下设3个项目分部。一般情况下,一月之中,项目经理有一个星期左右驻守喀土穆坐镇指挥,其余时间全部用于一线检查指导施工。如此一来,苦了孔祥辉,往往是日行千余里刚抵达目的地,还没来得及歇口气,马上又得连夜辗转下一个工地,几乎达到了人车所能承受的极限。即使这样,孔祥辉仍能应付自如,从不抱屈,将车保养得漂漂亮亮,窗

3+1gt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