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在苏丹品“野味”[1/2页]

从零上60度到零下60度 火流星23129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苏丹施工,虽然条件恶劣,异常艰苦,但意外的“惊喜”却也不少,让我们这些到处漂泊,“四海为家”的中油管道人乐在其中,像观赏各种鸟类、动物和与国内迥然不同的社会人文景观,既增长了见识,又开阔了视野。当然,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品尝“野味”了。
      且不说苏丹红海的对虾、螃蟹、深海鱼等海味,单就尼罗河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野生鱼类品种足以令人搪目结舌,小的半斤八两,大的几十公斤,上百人的营地一餐两三条足矣!相对于品种单一而又较贵的牛羊鸡肉而言,既丰富了职工伙食,增加了营养,又节约了开支,实乃两全其美的快事。
      苏丹人受宗教信仰的束缚,一般是不吃“野味”的,即使吃圈养的牛羊肉,也必须得是经过念经宰杀的。如此一来,造成苏丹“野味”空前泛滥,许多地方甚至可以随手掂来。这种情形在国内基本见不到了,国人的“无所不用其极”造成了“野味”的绝迹,后人恐怕只能到深山老林中去“识得庐山真面目”了。
      这里所说的野味仅局限于“珍珠鸡”、“野鸽子”、“非洲鲫鱼”、“罗鳗鱼”、“电鱼”、“驼蹄”等,与国内餐馆常见的“熊掌”、“鲍翅”、“燕窝”、“猴脑”无法相提并论。一般情况下,在苏丹的路上行车,总能见到珍珠鸡成群结队地横穿公路,还有秃鹫、老鹰、隼、白鹭一类的鸟儿和野兔、釉鼠一类的动物在路面上觅食,车速稍快或一不留神,没准就能撞死或碰着什么,造成鸡毛一路,惨不忍睹。刚来苏丹

在苏丹品“野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