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顶风作案
常委会不得不推迟一天,因为州里组织部通知了,常委副书记李镇江今天下午到任。
潘大年潘书记在苗西任职,对李镇江的底细也略有耳闻,听说是省里某领导的公子,但李镇江本人却从未打出这个旗帜,对他的印像就深了几分,这个人,至少不能拿一纨绔来看待。
陶哲倒是希望李镇江能早来,恐怕潘大年是怎么也想不到他两人是穿一条裤子的,这个大少,想想就有些好笑,不知道那个罗艳,有没有栽倒在他手里。
看了一会儿文件,大部份都是灾情比较严重的几个区的,这些事不能做在办公室就想当然了,把郑莹叫过来说:“郑莹,你让小谭准备好车,我们到水灾重的几个区看看。”
受灾最重的有四个区,都是处于国道线上,清河边最平坦的地方,其余的区略有些灾情,但远没有这四个区严重,这四个区依次是杨桥区,堡山区,沙河区,新火区,再下就是马田区,马田区成功阻住了洪水的冲击,苗西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灾情。
第一站是杨桥区,陶哲也没有通知下去,倒不是说想搞什么突然袭击,但通知下去了,下面说不定要搞些遮遮掩掩的事,有些事情了解不到。
沿着国道两边的田地都有水淹过的痕迹,陶哲让谭武把车停在路边,然后向附近的村房步行过去。
往前不远就是杨桥区的莲花乡,解放前有很多人种耦,开花时莲花很漂亮,是以得了莲花这个地名。
村口一间房倒了半边,还有一半两个小间是好的,大门的木槛上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男的七八岁,女的四五岁,一人拿着一条生红薯啃着。
陶哲蹲下去问:“小朋友,爸爸妈妈呢?”
女孩子怯生生的躲在男孩身后,男孩子胆大一些,依旧啃着他的红薯,边啃边说:“去乡政府了,领大米。”
“哦”,陶哲又问,“有没有发钱给你们修房子啊?”
“没”,小男孩摇摇头,伸了黑黑的沾满泥土的手指指着前面正在起的一栋房子说,“我爸爸说了,没关系领不到,喏,那个是杨乡长家的,他们就拿到钱修房子了。”
郑莹掏了片纸巾说:“小朋友,来姐姐给你擦擦手,脏东西吃进嘴里会生病的。”
男孩不理,拍拍肚子说:“我吃什么东西都不会生病,我就是饿!”
小女孩倒是把手伸了出来,说:“我有洗过手的。”
陶哲问郑莹:“有什么吃的没有?拿来给孩子。”
郑莹摇摇头,谭武连忙说:“领导,等一下,我到车里拿。”转身飞快的往公路上跑去,一会儿回来时手上拿着两盒饼干,陶哲接了过来递给两个孩子。
小女孩打不开饼干的胶袋,谭武拿过来撕开了才又给她,小女孩显然很饿,生红薯不好吃,抓了两块饼干就往嘴里塞,太干哽得直咳嗽。
郑莹赶紧给她拍拍背,“慢慢吃慢慢吃,别急。”
陶哲皱起眉,沿着村子再往里走,新建房的有十多处,一问都是乡长村长支书什么的,倒塌的大部份民房都没有重起,再过去还遇到一家据说是区里一个副区长的老爸住的房子,老房子没被水淹倒,但在老房子旁边还起了新房。
陶哲把手指捏得发青,冷着面孔说:“先到乡政府去。”
莲花乡政府这边倒是很热闹,成百上千的村民都聚集在这里,看样子都是来领粮食和救灾款的。
乡政府大门口一排停放着一溜儿的新摩托车,有发牢骚的村民嘀咕着:“都说了救灾款到我们这儿的不多,钱拿不到怎么还买这么多摩托车?”
陶哲暗暗数了数,有十六辆,转头向郑莹和谭武示了示意,三个人都往乡政府大门里走。
乡政府大厅里乱轰轰的,一大堆人围着,办公桌前有个办事员正大声的说着:“你们也别整天来烦着,钱粮少,全县灾区这么宽,分到杨桥区的本来就不多,分到我们这儿的就更少,大家不要太着急,基本的生活口粮我们乡政府是要提供的。”
这边还闹着,陶哲瞄到里面一间房里出来一个胖子,到大厅时低哼了下:“哼,一群傻比!”骂着还得意的摸了摸衣袋,胀鼓鼓的成长方形,显然是钞票。
陶哲冷冷的走到里间门口,推开门,里面几个人正在数着钱,见到陶哲不敲门就进去,办公桌后面的稍胖的男人就骂道:“你谁啊,谁他妈让你进来的,滚出去。”
陶哲冷冷的没说话,跟进来的谭武搬了一张椅子给他坐下。
数着钱的另一个男子叫道:“妈的,没听见啊,牛乡长叫你滚出去!”
第一百章 顶风作案[1/2页]